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民国时期陈植编著的《海南岛新志》记载:岛上的橡胶园工人“以泰半曾在马来橡胶园内工作⋯⋯技术俱为侨(第)居南洋时期所学习”,喜着新式服饰以至于“(琼山、文昌等县)西服男子、时装女子,则亦随处可见矣”。这(     
A.彰显民主观念成为主流思想B.体现了海南近代化的发展
C.助推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兴起D.促进了英美在华势力壮大
2024-02-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的相见礼为疏拜礼,拜神佛、天地、君主、上级、父母长辈等均用此礼,这种旧礼制浸透了封建等级观念和伦理规范。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礼制进行改革。当时铁路沿线地区不少县志上都有记载:“民国以来,相见均行脱帽鞠躬礼,而长揖、请安之俗遂废。”随着铁路的延伸,西式婚礼不仅在上海、广州等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的城市中推广,铁路沿线的乡镇及农村,推行文明婚礼的也逐渐增多。如南满铁路线上的铁岭县,“近年又多行文明式结婚。延里中之长者为证婚人,设礼慕于堂,并设证婚人、介绍人、男女主婚人及男女来宾位次……证婚人展读证书,为之(新婚夫妇)交换饰物,新郎新妇行相见礼,随盖章,证婚人等依次盖章,作乐,唱歌,礼成”。在婚俗方面,沪宁铁路“路局中人为了人情味和生意眼”,率先推出“蜜月车”,把车厢“装饰得花团锦簇”,并尽量为新婚夫妇提供方便。

——摘编自张之敏《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4-01-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民国初年,生活在湖北部分地区的知识青年认为婚嫁应该先征询“子女同意”,而不是由父母来主导子女婚姻。同时他们还认为结婚前,男女双方都会经过自由恋爱、相互了解的过程,然后才“始告父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湖北(     
A.传统婚姻习俗趋于消亡B.崇尚西式婚姻成为社会主流
C.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青年婚姻自主意识有所增强
2023-04-3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二)历史试题
4 . 民国以来,家谱中出现“将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会中人员选举产生”的记载;《镇海大枫林徐氏宗谱》提到有族人弃读习商,去银行任职等;《上湘龚氏支谱》规定:"女子亦宜人学,开通智识,肄习手工"。这实质上反映了(     
A.传统四民观念受到冲击B.近代化历程的深入
C.家谱编撰内容的时代性D.基层民主政治发展
2023-05-07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12个,资本总额117434500元。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D.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
6 . 据《第一回中国年鉴》记载,1914年8月前中国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约四千万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一亿多元,且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清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
C.实业家爱国精神的推动D.日本减少了对华的资本输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