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中山装的设计包括雨洋华侨流行的“企领文装”和西装的样式。孙中山先生与裁缝黄隆生合作,将西装衬衣的硬领和传统服装的特点结合,最终设计出了中山装。这说明中山装(     
A.引领当时服饰变革B.融入多种文化元素
C.侧重南洋服装样式D.影响西方服饰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绅商及近代绅商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明清徽州绅商往往是由商向绅的单向流动,他们“绅商”身份的获得主要遵循这样的途径:先是经商牟利,获取“商”的身份和利益,再以所获利益进行捐纳或捐输,获取“绅”的身份,从而实现由“商”向“绅商”身份的转化。绅士并不拥有实际的政治权力,对于士绅来说,“绅权”的获得与地方民众的认可关系甚大。因此,对于明清徽州绅商来说,通过捐纳或捐输,他们仅仅获得了“绅”的名头,此外他们还必须积极参与地方公益活动,以树立自己的权威。近代以后,商会的建立使“绅商阶层”得以在合法形式下迅速团聚,开始突破同乡、同业的狭隘范围,进而联袂、组合到一个区域性的商界共同体中。凭借商会这个平台,绅商的权威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绅而商”则意味着部分绅商的实际影响力来自官场。

——摘编自梁仁志《明清徽州的绅商——兼谈明清绅商和近代绅商之不同》

材料二   绅商阶层出现是绅与商相互渗透、对流的结果,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绅商这一介于官与商、封建特权与近代资本之间的特殊的社会群体,既能够迎合传统官本位社会的流风余响,又能够适应西方商品经济的挑战,因此成为传统官本位社会向近代工商社会转变的一个桥梁,多少缓和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带来的冲突。

——摘编自金桂兰《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文化渊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徽州绅商和近代绅商的差异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绅商的历史影响。
2024-04-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示意图。这表明沪宁杭地区(     
A.是西方资本输出的主要地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C.是实业救国思潮的发源地D.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

4 . 辛亥革命后,出版业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19年,仅在上海一地,出版业的从业者就大约有4000人,遍及创作、印刷、装帧、发行各环节。就规模而言,出版业在当时上海国民经济诸门类中相当可观。此时期出版业的发展(       

A.反映了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B.适应了北洋军阀维护统治的需要
C.助力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解放D.得益于晚清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4-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初年全国人口在3亿至4亿之间,90%是农业人口,人均可耕土地平均只有3亩,新式工业人口不过二百万。大量的流民和过剩人口,使得“军阀杆子一树,一下子就可以集中几万人、十几万人”。这说明,这一时期(       

A.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B.经济落后影响政治局面
C.军阀混战阻碍现代化D.农民起义有一定合理性
2024-03-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14年以后,火柴进口不断下降,1923年的进口量只有战前的8%左右,尤其是以往进口量最大的日本火柴,1923年的进口量还不到1919年的3%。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A.中国火柴工业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B.五四运动推动了火柴进口量锐减
C.辛亥革命直接促成火柴工业的发展D.国产火柴品质高于外国进口火柴
7 . 民国初期,封建传统婚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改变为先由父母议定,再征本人同意,也有男女两情相悦再征求父母同意者;结婚自由、恋爱自由,甚至离婚再嫁自由,贞操观、节烈观逐渐松动;婚俗礼节也由繁到简,逐渐推行新式婚礼。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婚姻观念影响B.女性经济独立C.社会制度的变革D.近代教育促进
8 .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2024-03-14更新 | 5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反馈(一)历史试卷
9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024-03-14更新 | 51次组卷 | 103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艺术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张謇创办的纺织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局部)。该材料可以用来印证当时(     
时间参考指数南通大生纱厂大生一厂大生二厂
1915年以1913年的生产指数为100%137.8%(略)(略)
1919年105.78%113.2%
1922年亏损39万两白银亏损31万两白银
A.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B.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
C.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D.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