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下表呈现了蔡元培的主要事迹。这说明他(     
时间活动
1892年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904年组织建立光复会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A.用民主科学改造封建思想B.革命活动受阶级立场制约
C.以教育救国作为毕生追求D.报国方式受国内时势变化
2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024-03-14更新 | 60次组卷 | 103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
3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着近代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简表:

地 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南海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南通张謇大生纱厂

材料二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工业上的主要贡献。
(3)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每况愈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
2024-03-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一中集美分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919年前中国棉花每年有数十万担,乃至上百万担的出口,而进口多则不过三四十万担,少则近数担。1920年后棉花进口猛增,1921年进口量增至168万担,价值3586万关两。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列强加大掠夺中国原料B.外贸逆差持续扩大
C.国内轻工业有较快发展D.棉花种植走向衰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废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2023-12-25更新 | 160次组卷 | 42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914年4月,北洋政府颁布《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其中规定:凡扩充植棉者,每亩奖银两角……蔗田每亩补助蔗苗三角,肥料银六角……牧场改良羊种者,每百头奖银三十元。北洋政府的这一政策(     
A.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D.回应了近代工业发展的要求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张謇通过金融融资的方法向社会招股集资,解决资本问题。张謇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的立章定规。他亲自拟定的《厂约》,被章开沅教授称为中国早期民族近代企业留下的一篇重要文献。“父教育、母实业”,实业、教育是张謇提倡救国立国一个整体的两个车轮,相依相承,共同发展。1900年至1921年间,大生资本增长六倍。以此为基础,张謇发起创办了20多个股份制企业,涉及工业、农业、盐垦、冶金、面粉、造纸、交通运输、金融银行等行业,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集团公司,控制资金达 2240万两。

——摘编自张绪武《大生纱厂见证封建制度的没落和现代社会的到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等人的主要主张。他们“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形成的运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年至1921年间推动大生资本集团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8 . 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上海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该声明反映了当时(     
A.企业经营存在恶性竞争B.外交关系决定企业信誉
C.民族企业遭受严重摧残D.日本商品得以大量流通
2023-11-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25年,新闻学者戈公振对北京等五个城市的报纸进行了抽样分析,发现商品信息和广告在报纸版面中的比重急剧上升,有的甚至占报纸版面一半以上。这些报纸刊登的多是民族制造业、工商业、服务业的商品信息和广告。由此可见(     
A.报纸促进近代民族经济发展B.近代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近代报纸事业取得重大进步D.报刊舆论推动民众思想解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莆田人郑露,已“卜居南山,与群从、庄淑构书堂于其间”。唐宋以来,官僚和富户重金礼聘名儒而开设的家塾,宗族村社依托“祀田”收入兴办的族学社学,都是福建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常见渠道,而官方建立的举子仓也在保育之外兼施蒙学。朱熹《童蒙须知》、真德秀《家塾常仪》、陈淳《启蒙初诵》等蒙学教材,内容涉猎广泛,语言通俗易懂,注重以儒家伦理规范童蒙的视听言动。这些蒙学教材读物的大量刻印,离不开闽北建阳和闽西四堡这两个享誉全国的出版重镇。除了朱熹等理学大家之外,已有功名的进士举人,以及应试落选的老生寒儒,也构成了福建蒙学教育的师资来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教会“注重儿童事业而视为布道之良机”,创建规模不等的幼儿师范养成学校,尝试在厦门、福州等通商口岸创办幼稚园。在陈嘉庚等开明士绅的努力下,近代幼儿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户外配备滑梯、翘板、浪船等器具,室内摆放沙盘和积木箱等,强化儿童的感官训练,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福建省教育厅一方面鼓励师范学校、高级中学等增设附设幼稚师范科,实施幼稚园教员的登记及检定办法,另一方面全面取消教会幼稚园的宗教课程,完善了对公立、私立、教会幼稚园的行政管理,并在《福建教育》等期刊设立“幼儿教育”专辑,持续推进幼儿教育的本土探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波《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福建蒙学教育的主要类型,并说明古代福建蒙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福建幼儿教育的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幼儿教育发展的认识。
2023-11-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