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提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据此可知(     
A.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B.新文化运动推动人们思想解放
C.作者反思了新文化运动的不足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22-23高三上·江苏盐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陈独秀在1915年9月发表的《答王庸工》 一文中对《新青年》杂志作了“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的定位,1919年1月发表的《除三害》 一文却强调“一般国民要有参预政治的觉悟……要有相当的示威运动”。这一变化源于(     
A.中华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B.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
C.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兴起D.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化
2022-11-16更新 | 430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2022·四川遂宁·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陈独秀在比较东方和西方民族思想后指出,“东洋民族,自游牧社会,进而为宗法社会,至今无以异焉。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而个人无权利”,以致“视公共之安危,不关己身之喜戚”。据此,陈独秀意在
A.批判传统宗法社会B.塑造现代国民意识
C.宣扬公民权利观念D.主张国家至上理念
2022-06-03更新 | 1034次组卷 | 16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研究历史要坚持“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观点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需要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了推动手工行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于时代潮流
D.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导致变法失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面对西学的传播和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强大的势能,这种势能的强大使得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进入中国、改造传统变得异常艰难,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也要感谢这种传统势能的强大。一是因为冲突才有了论争,一次次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让更多的中国人增强了文化甄别和选择的能力。二是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的中国文化,早已成为世界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假如没有抗争,那必将使中国抛弃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陷入“全盘西化”的泥淖。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势能中自觉的成分因为西方文化的输入而被不断地放大,并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了从“自在”到“自觉”,从“自省”到“自悟”,从“盲目”到“理性”的心路历程,开始了坚持中国风格和气派的不懈探索。把西方文化(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整合,从而实现文化转型,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这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自尹德树《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自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6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D.推动思想文化革新,具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7 .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当时(     )
A.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B.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的终结
C.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D.共和政体不断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2019-01-30更新 | 2184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