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3 道试题
1 . 1916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发表文章,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说明(     
A.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是未改变政体B.北洋军阀统治缺乏民众的支持
C.新文化运动旨在推动国民思想解放D.中共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2 . 1915—1918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大力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A.“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B.封建礼教的遗毒根深蒂固
C.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D.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
2024-03-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海国图志》B.《时务报》C.《民报》D.《新青年》
2024-03-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西方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近代中国”,辨析历史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相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礼物(部分):牛顿发明的天律望远镜;反映探险最新成果的地球仪;节省人力的新式机器;弹炮、毛瑟枪等新式式器;英国最大的军规模型……

1793年轮隆皇帝给英国使团的回礼(部分):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等丝织品: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材料二: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思想主题……

——摘编自费正清等著《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材料三: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将一个古老帝国改进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摘自徐中约《中国的奋千》

(2)列举在列强“冲击”下,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两例。
(3)列举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将古老的中国改造成近代民族国家”的重要史实两例。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造成两国礼单差异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
(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视角(动机与后果、主观与客观等),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4-03-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这反映出李大钊(       
A.积极参加政治活动B.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C.否定孔子及其学说D.强调等级秩序的重要性
2024-03-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在研究评价近代某场运动时指出:“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与根深蒂固的自我压抑习性进行战斗……要将中国从数个世纪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纲常名教中解放出来”。这场运动是指的(     
A.戊戌变法B.国民大革命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24-02-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0年,陈独秀说:“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没有他们“我们便不能生存”“社会岂不是要倒塌”。这折射出,当时(     
A.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空前提高B.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了传播
C.新文化主流思想发生了转向D.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宣传
2024-02-29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艰难的道路选择,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力求破旧立新,并呼吁青年要实现自我变革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     
A.促进了思想文化革新B.调和了中西文化冲突
C.推动了新式教育兴起D.表达了工农群众诉求
9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既然新文化运动中许多议题在晚清时就已经出现了,那么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哪里?其中一项就是整体观点的更新,民主与科学携手并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包括一切道德、法律、政治、伦理等,而不是单从西方的启蒙政治价值中挑一条来反对现状;民主不仅体现在选举和政治中,而且体现在生活之中;科学同样如此,理性不止运用于科学等相关领域,而科学和民主都是用来解决政治腐败、帝制复辟的钥匙。消除政治社会黑暗的关键在于思想文化,这是当时的一个新思想。

——摘编自王汎森《从晚清到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是连续的吗?》


(1)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材料一中“文明蒙尘”的典型例子。列举1840—1900年间的重大史实(除洋务运动外),实证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2024-02-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拉练(二)历史试题
10 . 有同学对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救国探索之路做了如下梳理,其中代表人物和学习领域、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魏源

器物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李鸿章

政治制度

伸民权,设议院

康有为

器物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陈独秀

思想文化

民主、科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4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