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围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人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新青年》是中国文化运动的先锋”;有人强调“自从这次世界大战停后,一股澎湃排空的新潮流到了中国,就酿成现今的文化运动”;也有人指出“五四运动确可算是中国文化运动的起点”。由此可知,当时(     
A.新文化运动研究逐步深入B.思想潮流受到多方因素影响
C.中西方文化实现全面融合D.新文化运动的性质难以判定
2023-04-03更新 | 40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某美国学者曾说:“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挑战与18世纪的欧洲先哲们的际遇不同。后者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前者则是以抛弃(至少是揭露)‘科举心态’‘盲从’以及摒弃习以为常的‘为社会所钳制’的国民性为己任”。该学者意在说明(     
A.辛亥革命推动国民民族意识觉醒B.中国知识分子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C.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相连D.新文化运动以批判传统的礼教为目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五四新文化时期,学者杜亚泉主编的《东方杂志》、梁启超主办的《国民公报》等在传播西方启蒙知识上比《新青年》更全面且更注重学理(自然科学原理),但对青年的影响却远不如宣传简明“主义”的《新青年》。这表明当时中国
A.改良主张缺乏社会基础B.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播
C.民主革命任务逐步改变D.重塑国民性的时代要求
4 . 中国文化深受孔子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剧烈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杨芳《中国历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宣传民主和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旧礼教旧道德;三是文学革命。那么,是谁在政治思想上领导着上述三条战线上的新文化运动呢?

不是别人,而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发动一年之后,就出现了是否以孔教为国教的大论战。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和反封建斗争向纵深发展的阶段。首先举起义旗率领群众向孔教开炮的不是别人,还是陈独秀。

——侯新夷《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谁》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方案的实践。对于这一方案,李大钊先知先觉。1913年,他就撰文指出:“所谓民政者,少数豪暴狡狯者之专政,非吾民自主之政也;民权者,少数豪暴狡狯者之窃权,非吾民自得之权也”。军阀割据一方,“各省俨同异国,痛痒不关”。价值观方面“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真理大义,暗然不明,郁而不彰,世人为所迷瞀,亦各因其所欲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真理,在艰难探索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刘渠景《论李大钊对中国现代化的反思与重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孔子的教学方法,并简析孔子对古代中国教育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不是别人,而是陈独秀”,并简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释①概括李大钊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方案”缺陷的认识,并指出该方案在当时中国政治上的积极意义。②结合史实,说明李大钊是“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并简析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2022-03-11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4年,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刊文介绍了成汤灭夏桀,武王灭商纣,周公、召公实行十四年共和的故事,指出周召共和“仿佛和西洋人所说的贵族共和政体相同”,并把它描绘成一个“国内太平,家家富足,人人有道”“中国空前绝后的太平世界”。陈独秀此举意在
A.反专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B.高举民主大旗批判传统文化
C.提倡文学革命力推白话文D.强调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6 . 民国四年,依照“中国数千年来,以礼教立国……立法自必依乎礼俗”的原则修正刑法,首增“侵犯大总统罪”一章,并指出“共和之国本无君臣之名分,然而政事有从出焉,责任有攸归焉……凡以明有尊也,此关乎政体者也。”这一做法
A.扩大了总统的行政权力B.维护了革命成果
C.隐含了复古尊君的企图D.发扬了优良传统
2021-09-02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给每一个人以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权利,一切已有的价值规范和秩序将被重新估价和重新建构。这确乎是西方社会转向现代建构起“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出发点。使人们有可能逐步意识、认同、接受乃至维护和坚持诸如自由与平等、人权与人道,个人与社会、自然法与国家民主(法制)政治……等全新的“现代性”政治和“现代性”道德的基本价值观念。启蒙的道德意义在于摆脱中世纪神学的信仰伦理传统,在于创造和建立一种新的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秩序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

——摘编自万俊人《西方“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之建立论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运动,是在面对过去、反叛过去的激烈态度中形成的。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君主立宪主张的提出,再到民主共和方案的设计,最后人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再到自然科学的传入,最后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

——摘编自薛子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价值观体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文化运动价值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现代价值观建立的共同作用。
8 . 1902年前后,梁启超大量撰文,号召开展国民性改造运动,培养“新民”。此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吸收了该思想,认为“造因之道,首在树人”,只有培养没有劣根性的新青年才能救中国。这表明梁启超的主张
A.推动了新式大学的创办B.启迪了新文化运动
C.反思了辛亥革命的教训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近代中国的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政治救亡必然带来思想层面的变化。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倡导西学反对传统,从而使一个个新思潮与救亡图强的政治运动相伴而行。早期的思想启蒙就是因为没能完成对中国的深层文化——人们的观念、心理、意识的更新,致使他们在政治上的救亡运动也不能成功。

——姚晔《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思想启蒙的历史贡献》


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5年,陈独秀对儒家“三纲”的批评着眼于它“压抑了个人独立自主的人格”。1916年2月,陈独秀批判孔子、孔教、儒家纲常是立足于“儒家纲常与共和制度的深刻矛盾”。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B.社会时局出现变化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D.巴黎和会引发关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