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民国初年,袁世凯在《祭孔令》里规定每年旧历仲秋,全国一律举行祀孔典礼,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各地提倡发扬国粹,维护国俗,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也主张“孔教”与“耶教”可以“携手合作”。这反映出
A.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具有不彻底性
C.中西方文化努力推动优势互补D.北洋军阀政府实行文化高压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时说∶"那时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同时指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闰土、阿Q等等,绝非纯粹的艺术虚构。张勋复辟要尊孔,军阀争权要尊孔,甚至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也要尊孔。"据此可推知,毛泽东意在强调(       
A.新文化运动爆发具有必然性B.传统文化不适应近代化的需要
C.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D.知识分子救国方式已达成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从日本转口输入的西书数量急剧增长,英文、法文、德文等西方译书不再是输入西学的主要部分。译书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应用科学,与此前几十年的译书顺序正好相反。这种西学传播状况应存在于
A.1811-1842年B.1843-1860年
C.1861-1900年D.1901-1911年
2021-02-24更新 | 3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七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革命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指易姓和改朝换代,近代逐渐有彻底变化和根本变革之意。维新之意与改革、改良相近。有学者建立近代文献数据库,栓索“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1890~1926年的使用情况如图。


——据金观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1890~1926年“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等词语的使用情况做出合理解释。
2021-03-20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所示是陈独秀关于青年的论述。

论述

出处

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敬告青年》
(1915年9月15日)

外览列强之大势,内鉴国势之要求,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

《今日之教育方针》
(1915年10月11日)

倘自认为二十世纪之新青年……青年之精神界欲求此除旧布新之大革命;第一当明人生归宿问题……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第二当明人生幸福问题

《新青年》
(1916年9月1日)

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视所需乎为国献身之烈士,其量尤广,其势尤迫。故我之爱国主义,不在为国捐躯,而在笃行自好之上,为国家惜名誉,为国家弭乱源,为国家增实力

《我之爱国主义》
(1916年10月1日)

根据材料中任一或全部信息,概括陈独秀设想的青年形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述青年形象具体可感,说明思路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2-04-25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封闭管理四月份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文化深受孔子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剧烈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杨芳《中国历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宣传民主和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旧礼教旧道德;三是文学革命。那么,是谁在政治思想上领导着上述三条战线上的新文化运动呢?

不是别人,而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发动一年之后,就出现了是否以孔教为国教的大论战。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和反封建斗争向纵深发展的阶段。首先举起义旗率领群众向孔教开炮的不是别人,还是陈独秀。

——侯新夷《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谁》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方案的实践。对于这一方案,李大钊先知先觉。1913年,他就撰文指出:“所谓民政者,少数豪暴狡狯者之专政,非吾民自主之政也;民权者,少数豪暴狡狯者之窃权,非吾民自得之权也”。军阀割据一方,“各省俨同异国,痛痒不关”。价值观方面“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真理大义,暗然不明,郁而不彰,世人为所迷瞀,亦各因其所欲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真理,在艰难探索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刘渠景《论李大钊对中国现代化的反思与重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孔子的教学方法,并简析孔子对古代中国教育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不是别人,而是陈独秀”,并简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释①概括李大钊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方案”缺陷的认识,并指出该方案在当时中国政治上的积极意义。②结合史实,说明李大钊是“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并简析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2022-03-11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04年,陈独秀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主张用“最浅近最好懂的俗话”来办报。该报“价格便宜,穷人也可以买得起”,很快声名鹊起,发行仅半年,销量即达数千份,当时,陈独秀此举有利于
A.推动文化平民化B.深化文学革命
C.促进教育平等化D.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1-08-29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13年3月,袁世凯政府颁布《褒扬条例》,该条例规定"妇女节烈贞操可以世风者","得受本条例之褒扬",由政府官吏给予"匾额题字",受褒人及其家族愿立牌坊者,得自为之。这一措施
A.使妇女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B.是尊孔复古逆流萌发的体现
C.严重违背新文化运动的主旨D.是对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创新
2022-02-2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据《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关于孔子的文章,1913~1915年计207篇,几乎全是尊孔之作:1916~1919年计178篇,主题逐渐转向批孔。此数据最适合于探究
A.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B.新文化运动的诱因与作用
C.西学东渐对儒学的冲击D.白话文运动的形式与内容
2022-01-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认为“提高就是——我们没有文化.要创造文化;没有学术,要创造学术;没有思想,要创造思想,要‘无中生有’地去创造一切。这一方面.我希望大家--齐,同心协力用全力去干,只有提高才能真普及”。据此可知,胡适主张(       
A.使文化提高与普及相互促进B.借助西学提高传统文化地位
C.全国民众集体参与文化创造D.通过创造促进新文化的普及
2022-04-20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