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名校
1 . 革命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指易姓和改朝换代,近代逐渐有彻底变化和根本变革之意。维新之意与改革、改良相近。有学者建立近代文献数据库,检索“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1890-1926年的使用情况如图。图中关键词的变化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减弱B.工人暴力革命的兴起
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D.救国的主流思想变化
2021-12-15更新 | 1054次组卷 | 19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余英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尖锐指出,激进的知识分子挖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然后用他们自己也不甚了了的一种西方意识形态填补了这个空隙。由此可见,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具有崇洋媚外的民族心理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理性照搬西方意识形态
3 . 史学家陈旭麓说:“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后,既是由前此七十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他意在说明
A.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B.新文化运动缺乏时代创新性
C.中国近代化一脉相承D.新文化运动割裂了历史传统
2021-02-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
A.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B.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
C.“尊孔复古”受到批判D.“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
2021-01-08更新 | 97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湛江市2019届高三10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精英的思想解放起了重大作用,但只要认真考察“五四”后一般民众的知识、思想、信仰及日常生活就会有新的发现。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对民众的思想启蒙程度不够B.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存在妥协
C.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化倾向D.没有对平民大众产生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2020-12-11更新 | 165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模拟检测(三)文综历史试题
7 . 1922年梁启超说:“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虽然他(思想界)流动的方向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十分看得出来,单论他由静而动的那点优势,谁也不能说他是进化”。梁启超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
A.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斗争激烈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形成多元并存的社会思想潮流D.社会进化的思想占据主导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态,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回答


(1)地主阶级开明派和洋务派的主张各是什么?
(2)分析维新变法的时代背景
(3)新文化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你认为近代西方文明包含哪些方面?
2020-12-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       )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1年1月14日,北洋政府内务部指出,“查近来新思潮之传播,几有日盛一日之势,而印刷物实为其媒介。本部为维护治安,预防隐患起见……随时搜集研究,以期洞见症结,因事补救,不致蹈凭空过当之弊。”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B.北洋政府已无力抵制新思想
C.中共诞生利于新思想的传播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