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读书人认为,西人之所以富强,皆因其切音成文、识字者众、民智开通之故。为此,他们开始研制汉语的拼音文字方案。进入20世纪,白话文、语言统一等都迅速成为重要的公共议题,被纳入新政范畴。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对国语运动给予了大力支持,相继召开了“读音统一会”,颁布了注音字母、《国音字典》、国语罗马字和“新国音”方案。于是各种提倡和推行国语的机关、组织大量涌现。有关语文革新的各种主张,从白话文、废汉字到提倡世界语等,一时众流竞起,国语运动的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改革,将中国塑造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语运动不但植根于现代场景中,它自身就是面向现代的。

——摘编自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3-11-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16年,陈独秀在某文中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旨在说明(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B.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C.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D.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独裁不得人心
2023-01-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畅言国人“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等人展开了激烈论战。他认为,东西方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西洋文明浓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腴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粝如蔬,而中酒与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他们的争论(   
A.开启了国民对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反思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利于新文化运动向着更加理性方向发展D.揭示了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差距
2022-10-20更新 | 4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