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席卷全国。这说明
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2020-10-28更新 | 33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清北班)
2 . 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仆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策略
B.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C.使中共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处于对国民党的从属地位
D.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2020-01-13更新 | 186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清北班,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共一大提出坚决断绝同资产阶级及其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而中共三大则认为:当前只有国民党才能将国民革命的势力统一集中起来。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
A.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B.试图摆脱共产国际的领导
C.放弃了中共一大的纲领
D.缺乏统一连贯的革命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共二大宣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导致了
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变化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2017-08-04更新 | 3789次组卷 | 70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2017-08-04更新 | 4078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该宣言发表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17-07-08更新 | 51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12)
8 . 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这说明共产国际
A.视国共关系为中国头等要事B.意图干预中国革命道路
C.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D.旨在实现国共和平共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取得成功
B.“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孙中山对三民主义进行重新解释
D.共产国际对两党合作的推动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