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中央红军长征示意图,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血雨腥风,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党内分裂的危机,克服了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到达陕北,下图所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红军长征路线图
A.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B.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
C.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D.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的民族大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美国记者索尔滋伯里在其作品中写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面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场“战斗”(       

A.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B.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开创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3 . 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央红军放弃中央苏区,就使敌人“几年经营的堡垒地带的依靠是没有了”。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这说明红军长征(     
A.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关系
C.彻底肃清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D.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对下列残缺的近代中国形势图解释正确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燎原之势B.实现了红军战略大转移
C.为夺取国民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D.加速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图创作于1935年。图画中,一位红军战士正在树立旗帜,旗帜的两边分立着身穿彝族服装的彝族战士。对该图画解读合理的是(     

                       图 红军彝族游击队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中共在敌后战场艰苦抗战
C.长征传播了革命的种子D.国民革命运动正蓬勃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埃德加·斯诺曾说:与红军长征相比,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就像一次假日远行。下列对红军长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②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③体现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   ④期间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学者对长征历史意义的思考,该学者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一)红军长征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二)红军长征是威武雄壮的革命战争史诗,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
(三)红军长征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右”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经验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的道路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壮举——长征。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B.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C.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6年8月,毛泽东和军委总政治部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发起征稿:“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文字只求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到十月底共收到稿件200余篇,后编辑成《红军长征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有助于向外宣传红军 ②为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③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④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理论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6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在《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告》中指出:“我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已)进入抗日前进阵地”,“即刻就要进入……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这表明,红军长征的胜利(     
A.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B.促使了革命中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D.推动了革命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