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他在书中称誉“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斯诺在书中赞誉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B.西安事变C.红军长征D.抗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初版)中对某一事件进行了描述:“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这一事件(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壮举——长征。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B.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C.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6年8月,毛泽东和军委总政治部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发起征稿:“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文字只求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到十月底共收到稿件200余篇,后编辑成《红军长征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有助于向外宣传红军 ②为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③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④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理论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泽东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改变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性质
B.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进行了多次转移。如图所示的转移地点中,中共中央所在地由③转移到④是因为
A.北伐的胜利进军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也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得出这一观点在于红军长征
A.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是中国文化的外在体现D.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35年11月5日,毛泽东面对300余名红军战士,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庄严宣告“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撒机,走这一路,把红色的种子播撒了一路”。“雪地讲话”
A.有利于振奋红军的士气B.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
C.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D.推动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表明了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B.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D.对世界局势产生影响
10 . 下列图片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下列不符合图片信息的表述是
A.中国革命实现了战略转移,阶级矛盾暂时消失
B.两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共产党在南方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威胁到了国民党统治
D.根据地的建立都体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