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实现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长征D.秋收起义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初版)中对某一事件进行了描述:“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这一事件(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壮举——长征。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B.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C.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后中国革命的新变化是
A.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B.目标任务由反左转为反右
C.革命中心由南方转向北方D.指导思想由照搬转为自主
2022-03-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B.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D.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也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得出这一观点在于红军长征
A.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是中国文化的外在体现D.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次“行军”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实现了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次“行军”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下图的文字与图片记载的事实反映出长征途中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剑阁县晋安镇城墙上刻下“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如图为复原文字),直接宣示党的政治纲领。另有遵义的群众描述说:“红军一到,满街热闹,墙上鲜红,好似过年。”长征沿途群众还自发编歌谣道:“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


A.红军的宣传播撒了革命火种B.红军努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C.川贵地区民族多且军情复杂D.沿途群众积极参军补充了兵源
2021-02-0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文材料记载的事实反映出长征途中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剑阁县晋安镇城墙上刻下“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如图为复原文字),直接宣示党的政治纲领。另有遵义的群众描述说:“红军一到,满街热闹,墙上鲜红,好似过年。”长征沿途群众还自发编歌谣道:“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

A.川贵地区民族多且军情复杂B.红军的宣传播撒了革命火种
C.红军努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D.沿途群众积极参军补充了兵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