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7—1937年苏俄研究主题统计简表

类别文章总篇数研究主题文章篇数
政治类978苏俄革命96
政治制度77
政治组织34
政治人物61
政治思想76
政权201
政党139
军事、国防70
外交150
法律74
经济类1334财政49
工业110
农业235
商业13
外贸66
计划经济314
消费协作134
新经济政策65
银行货币51
综合297
社会生活类323儿童15
妇女104
工人26
农民38
青年9
综合131
教育262
思想69
文化297
中国与苏俄216
总数3479


中国知识界苏俄研究趋势图

——摘编自齐廉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7—1937中国知识界研究苏俄的基本趋势及主题,并说明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某学者指出:“大概从民国二十年前后以来,我们曾在一些展览会中,看到一些留洋归来的画家们所尝试的中国水墨画。那个时期以来,他们的洋画作品好像渐次潜跃归隐,而代之出场的,却是另一套水墨派头。”这一转变(     
A.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B.反映了民族意识的增强
C.调动民众抗战的积极性D.排除欧美对抗战的干扰
2023-10-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金科大联考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5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命令》指出:“富农之土地,除以封建性之高度佃租出租于佃农者,应以地主论而全部没收之外,其余富农自耕及雇人经营之土地,不论其土地之好坏,均一概不在没收之列。”中国共产党对于富农政策的调整主要是由于(     
A.民族危机的加深B.革命力量的壮大
C.社会性质的变化D.统一战线的建立
4 . 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变化说明
A.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B.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
C.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报刊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发展状况。如表为《中报》使用“民族”一词频率的变化,导致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民族”检索条目数
1911年243
1925年502
1936年1507
1939年2369
A.武昌起义取得成功B.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6 . 下面两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据此可知

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B.中共党员人数激增
C.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国共两党走向合作
7 . 1932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各地党的中心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的南京政府与一切国民党的派别,以及一切反革命派别”。1935年8月则指出中共的迫切任务是“不仅吸收真正革命的的分子,而且吸收中国社会上各阶级和阶层中,那怕是暂时的动摇的同盟者及同路人”,甚至不排除与蒋介石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上述变化反映出
A.革命任务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共产国际对中国指导政策的变化
C.国共两党由对峙状态逐渐转向合作D.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导致政策调整
2022-01-19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专用)-第一辑-卷5
8 . 1931年之后许多中国历史学者的研究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傅斯年组织编写《东北史纲》,被称为“纯学人”的顾颉刚将研究重点转向中国历史地理、民族史以及边疆史地,史学大师陈寅恪的研究内容转向“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日渐成为思想主流B.考古领域的新发现
C.西方史学研究方法的深刻影响D.社会矛盾的新变化
9 .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竭力排除国际社会的干预,力图把中日战争解释为仅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事情。而对于中国而言国民政府外交的首要任务便是唤起国际社会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关注,以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这反映了
A.日本力图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质B.中国外交的主动性逐步增强
C.国际社会对战争进程影响较大D.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10 . 1935年底,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这一变化根源于
A.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党的指导思想的转变D.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