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制造了一系列侵华暴行,其中包括(     
①制造南京大屠杀       ②组建731细菌部队
③制造“皖南事变”   ④推行“慰安妇”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要求“伪满洲国”将产出原煤的30%(2.28亿吨),生铁40%(1200万吨)运往日本;日军与汪精卫伪政权签订协议,以发行或保证之公债库券为抵押放款等,为日本军队提供资金支持。以上做法旨在
A.把中国作为日本的战争基地B.优化经济全球化下合作分工
C.促进日占区产业的健康发展D.实现东亚区域经济共同繁荣
3 . 1937年,由于新学制的实行,沈阳市所有中学堂一律改为职业性中学,在高等学校中,普通文化课和基础科学课程分量大幅减少,实业类课程占到全部课程的一半以上,女子学校仅开设烹饪,缝纫,纺织相关课程,这一改变
A.服务于日本侵华的总体政策B.体现实行实业救国的紧迫性
C.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有利于实现文化的快速普及
4 . 德国人拉贝在1937年12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后面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日记可以直接证实日军
A.在重庆大轰炸的暴行B.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C.实行疯狂“扫荡”的暴行D.731部队灭绝人性的暴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日本在沦陷区成立的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1941年年初的发行量为1370万元,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发行量增至初发时的43万倍。“中储券”的面值也一再扩大,致使物价上涨了12700多倍。这一现象折射了
A.中国人民拒绝使用“中储券”B.日本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
C.社会环境混乱造成货币贬值D.日本向中国转嫁经济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据战犯供词及日方资料,1940年下半年,日军细菌部队所生产的“副伤寒”70公斤、“霍乱”50公斤、“鼠疫跳蚤”5公斤,都被运到南京去使用;10月,日军细菌部队在浙江宁波、金华、衢县等地实施细菌攻击,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①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②731部队是日军侵华的细菌部队
③日军惨无人道地在中国进行活体试验   ④日军所为公然违反国际公法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3212次组卷 | 33卷引用:高考真题分解-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7 .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2017-08-04更新 | 3059次组卷 | 53卷引用:辽宁省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1937年,一个日本记者目击了日军的暴行。他写道:“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一个摞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有五十到一百个左右的人影在缓缓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江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该日本记者目击的是
A.日军在旅顺对当地居民的大屠杀
B.八国联军在北京的骇人听闻罪行
C.日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D.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的南京惨案
2016-11-27更新 | 31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