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一次会战中,八路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7年前,四川无酒精厂。1938年9月,四川省政府在裨木镇创办的四川酒精厂是大后方第一家酒精厂。1943年4月,内江县有13家酒精厂,最多时达21家,占全省四分之一。其发展兴盛源于(     
A.抗战时期特殊能源的需求B.沿海大量民族工业的内迁
C.国家工业布局的合理调整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3 . 如图所示是民国二十七年《中国的空军》杂志刊载的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作品,画中打油诗写道:“中国空军歼敌机,敌机翻落稻田里。农夫上前捉敌人,缚住两人如缚鸡。”该作品(     
   
A.讴歌了武汉会战中国军队的伟大胜利B.意在鼓舞全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C.反映了国共合作对抗日战争的积极影响D.表明抗战进入了全面反攻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38年8月7日,原位于上海的中央银行总行在渝重新挂牌办公。而国有四大行的余下三家——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则先后将总部或部分管理机构移驻重庆。这可用于说明当时国内(       
A.正面战场会战宣告失败B.国共合作持久抗战
C.官僚资本乘机占领市场D.经济布局发生变化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业内迁示意图。据统计,从19378月到1940年底,从沿海等地区内迁到后方的工矿企业共有639家。受其影响,福建、浙江两省自行内迁的企业有191家,拆迁机器设备总重量约12万吨。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工业内迁的认识。
6 . 全面抗战开始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迁徙,联合办学,至昆明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前后存在8年11个月。这一壮举有利于(     
A.推动文化中心的转移B.奠定抗战胜利的精神基础
C.促进西南地区的开发D.汇聚全国各地的军事人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全民族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再现了这一史事,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充分说明了(     
A.国家权力的介入强化了集体记忆B.共同记忆的构筑有益于价值认同
C.学校教育的实施培育了家国情怀D.大众媒体的宣传提升了英雄形象
2023-07-10更新 | 3854次组卷 | 29卷引用:纲要上第2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据日军描述,1939年的国民党军队在一些战斗中注重在“作战地域内外开展游击活动”;在战术上,鼓励“采取夜战,隐避中接近和包围我军据点,善于利用工事和以手榴弹进行近战”。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军队(     
A.抛弃了以往的阵地战策略B.作战方式较为灵活
C.提前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9年,国民党开始推行新县制,县政府成为有行政、财政、教育、军事、司法、警察等职能的一级行政组织(中央政府直属管辖),使得国民党的组织规模和渗透力达到鼎盛。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实现全中国统一B.动员全国资源进行战略防御
C.准备对沦陷区实施全面有效武装反攻D.打造高度集权化的战时体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国的国情,中国战场实际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同时在战略上相互支撑的战场。这种格局贯穿于战争始终,是中国抗日战场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得以保持完整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抗日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努力的结果。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战场才能在自身贫弱、外援不足的情况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战略性的贡献,使反法西斯盟国世界战略能在中国战场的牵制下得以完成。

——摘编自韩永利《浅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

材料二   历史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正面战场多次大规模作战,吸引并杀伤大量日军,敌后战场的开辟将是艰难的;同样,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对日、伪军的有力牵制、打击,正面战场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将更大,有些战役失败得也将更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战场作用是明显的,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也是明显的。

——摘编自曲青山《在抗战纪念活动中需把握好的几个重大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特点,并比较说明中国两个战场间的主要不同。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正确态度评价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