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雍正朝以前,清朝的重要的军国事务,特别是战争的统筹、指挥几乎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议政王、议政大臣均为满洲亲贵。雍正七年(1729年),清世宗由西北两路发动战争意图平定准噶尔部。雍正八年(1730年)十二月,清世宗建立军机处专事上述军务,最早进入其中的包括怡亲王允祥,议政大臣尹泰、阿齐图、特古忒、查弼纳,内阁大学士马尔赛。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两位汉人内阁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也在军机大臣之列。由于军务牵涉事项较多,其权力范围逐渐扩张,首席军机大臣也成为清世宗所谓“赞襄机务”之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军主力撤回后,清世宗将在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置将军由战时驻扎变为日常驻防并受军机处直辖。在军务外,这些将军也兼管民政、制衡蒙古王公,与理藩院体系下的册封羁縻治理形成配合。

——摘编自刘文鹏《军机大臣议复机制与清朝国家政治体制重构》

材料二   1937年8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设置国防最高会议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由蒋介石担任主席,并允许主席对“作战期间关于党政军一切事项”“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改国防最高会议为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担任委员长。该委员会凌驾于国民党中央和“五院”之上,一切与“抗战建国”有关的重大事项均由其议定后再交付有关机关实施(紧急时也可自行实施)。后来,蒋介石又在委员会下设秘书厅等辅助他处理机要事务。当时,汉口《扫荡报》对此有社论:“国难严重到如斯地步,政权需要统一,力量需要集中,步伐需要整齐”。据学者统计,至1947年该委员会撤销前,其有关财政、内政和立法的决议最多,合计超过六成,而关于军事的不到四成。

——摘编自石柏林《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政治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建立的直接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扫荡报》关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社论进行评析。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开辟新的陆上交通,同时也为反攻缅北创造条件,1943年春,史迪威(当时负责指挥中国远征军,协调与英军的关系)调集了美军一个工兵团、一个航空工程营和中国两个工兵团,在印度工人的配合下,开始修筑中印公路。这条公路以印度的雷多为起点,与滇缅公路相接进入中国云南,因由史迪威督建,又名史迪威公路。这条公路是在中国驻印军的掩护下修筑的,与中国驻印军的反攻同时进行。194310月中国驻印军及美军从雷多向日军发起进攻,经过多次激战,于19451月攻克芒友,与中国远征军会师,至此史迪威公路完全打通。继而中国驻印军攻克缅北地区,与英军会师,缅北作战胜利结束。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印公路得以开通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印公路开通的意义。
2024-03-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抗战期间,毛泽东分析了中日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他指出,运动战、游击战是主要的战争形式,要根据战争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地运用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他还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论持久战》等

材料二 基于中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国民党认为,持久战战略分为防御和反攻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应着重于防守,依靠现有军队,多线设防,“固守阵地”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拖延战争,以待国际列强的干涉,这是“抗倭胜利唯一要诀”;第二期则采取决然进攻态势。

——摘编自尹艳辉、栾雪飞《试析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持久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抗战战略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评析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战略主张。
2024-02-2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摘录(194151日中共边区中央局提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

(一)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

(二)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行为。

(十七)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十八)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求学,参加抗日工作,或兴办实业。

——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1—194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进行评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冀南地区泛指河北省的南部,但也包含今河南、山东的一部分。七七事变后,冀南沦陷,日军在此烧杀抢掠,社会动荡不安。冀南人民渴望社会安宁,“盼望共产党、八路军能早日到达,领导他们抗日救国,安定社会秩序”。鉴于冀南复杂的社会形势与各界呼声,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抗日政府,要想在此立足,必须以合适的政策与措施协调好各阶层关系,因此,“冀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切实建立成为当地党政军民首要的工作”。

为了贯彻党中央统战政策,团结冀南人民进行抗日救国,第一二九师先后派孙继先、胥光义率挺进支队,陈再道、李菁玉领导东进纵队以及宋任穷率领的骑兵团等部队相继开赴冀南,灵活利用党的统战政策迅速平息了地方杂牌武装乱象。1938年8月14日,以杨秀峰、宋任穷为正、副主任的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宣告成立,标志着冀南根据地的创建基本完成。同时,冀南行署坚持“三三制”民主制度,执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经济政策,以文化教育增强民众救亡意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体同胞,建立坚强的冀南抗日根据地,抗战到底”。

——摘编自徐建平《冀南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冀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及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冀南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所起的作用。
2023-12-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毛泽民,192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2月随兄毛泽东到湘潭、湘乡开展农民运动,9月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随后,辗转上海、武汉、天津、香港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7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或兼任)闽粤赣军区经理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兼国家银行行长、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国家对外贸易总局局长,领导苏区银行、财政、贸易、工矿等经济工作。1934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11月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他长期执掌财政大权,却廉洁奉公,一尘不染。19382月,受党中央派遣,化名周彬,与陈潭秋等同志到新疆做统战工作,先后出任新疆省财政厅、民政厅厅长等职,为新疆建设做出重要贡献。1942917日,与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敌人对他软硬兼施,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43927日,被敌人秘密杀害。

——摘编自《共产党员网:毛泽民》

(1)根据材料,评述毛泽民同志的主要革命工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民同志一生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2024-05-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规定“伤害外人者斩”“保护租界者赏”“守卫教堂者赏”。嗣后美国驻汉口领事虽然拒绝承认武昌革命军政府,但同时也拒绝清政府提出的由外国军舰帮助巡护长江,阻止革命军渡江的请求。武昌起义后短短半个多月,中国南方多省宣布独立,美国国务院认为此时向清政府借贷款是“不合时机和不明智的”。虽有个别美国外交官和商人担心革命威胁美国利益,主张干涉中国内政,但美国国务院却收到民众和舆论界潮水般的信件和电报,他们大多要求美国尽快承认中华民国。

——摘编自崔志海《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向美国寻求援助,但因美国顾虑美日关系而遇冷。19392月起,美国才陆续以民间贸易的形式向中国提供几笔数量有限的贷款。太平洋战争美日正式开战前夕,美国政府通过《租借法》,以总统名义扩大对华援助。《租借法》规定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租借”援助即告停止,但中国在19459月以后又继续获得与整个战时中国所获“租借”相当的“援助”。周恩来对此指出,“今日美械师几乎全数用之于进攻中共解放区”。

——摘编自任东来《抗战期间美援与中美外交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政府对中国辛亥革命采取中立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后初期的美国对华“援助”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评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先征服满蒙、而后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的侵略计划。应该说这是东亚协同体思想诞生的根源。19333月,日本在《满洲国协和会会务纲要》中提出民族协和运动”“结成东亚联盟等思想。这些思想由石原莞尔在《东亚联盟建设纲要》中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形成了东亚联盟论七七事变后,东亚联盟论进一步演变为东亚协同体思想。鼓吹这一思想的理论家们最终将东亚协同体思想目标归并为以下几个:在政治上,被压迫的东亚各民族必须结成命运共同体;在经济上,日本、满洲、中国必须形成经济圈;在文化上,亚洲国民的结合必须以东洋文化传统为基础。

——摘编自陈秀武《东亚协同体论与伪满建国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日本的“东亚协同体思想”。(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1-06-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百团大战是抗战相持阶段,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指挥,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对日军进攻和反“扫荡”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正面作战。大战从1940820日至1940910日,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922日至194010月上旬,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1019日到19411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扫荡”,也是最为艰苦的阶段。此役组织了105个团,参战兵力近40万,动用民工达20多万,大小战斗共1800多次,消灭日伪军两万多人,拔掉日伪军据点近3000个,破坏铁路40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摧毁隧道桥梁260多处,毁坏火车站37个。百团大战对日本在华北的侵华政策,民族抗战信心,全国战局,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引起了苏美等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改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团大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百团大战的影响。
2021-04-19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在天山南部先后设置了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庭州 (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州之下置有县、乡。州置刺史,县置县令,乡置乡长,里置里正。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以及严格的户籍制度。三州的设置斩断了西突厥的右臂和吐蕃的左臂,阻绝其联系。此后,在征服天山北部的西突厥残余势力和天山南麓的龟兹等国时,唐朝在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又在新招抚地区设立羁縻州府制度。

——杜文玉《唐朝如何经略西域》

材料二:边区政府建立了盐池县城川蒙古族自治区、曲子县三岔回族自治乡、新正县一区第一、第九回族自治乡等区、乡一级的政权,在这些民族自治区、乡中,让少数民族行使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职权。在政府的帮助下,边区先后成立了“延安回民救国会”、“中国回教救国陕甘宁边区会”“蒙古文化促进会”等团体,开展抗战救国、保卫边区的活动。在优待难民政策下,迁入边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得到了土地,边区还组织迁移来的蒙、回族同胞组成打盐运盐合作社,给他们发放贷款,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还为他们减免课税。边区政府先后在回族聚居区开办了民族小学,由政府拨款、拨地,并实行免费教育。

——王晋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与实施》

材料三:“两个共同”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工作的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各族人民实现了空前的团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凝聚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才能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供不竭的力量之源。

——梁志忠、郭五明《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三州”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设置“三州”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评述陕甘宁边区政府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共同”的内涵,并概述其提出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