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毛泽东指出,中日之间的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1938年《论持久战》发表,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表4为其经典语录及国内外反响简表。

经典语录国内外强烈反响

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军全民的统一战线,决不仅仅是几个党派的党部和党员们的统一战线。

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人物团体相关记载
延安军民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了《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但不能满足需求,只好油印出来,在党内传阅,后又公开发表。
盟国领袖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的案头上,都放着专人翻译的《论持久战》文稿。
国民党高层蒋介石、白崇禧给《论持久战》以很高评价。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部长陈诚还特地请周恩来到湖南衡山给军官训练学员讲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

---摘编自刘继兴《毛泽东名著<论持久战>背后的故事》等


阅读材料,围绕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提炼出三个观点,并任选一个观点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说明充分、表述清晰)
2 .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材料一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1910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1923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1937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8《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1939《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
(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敌后根据地举办展览的相关内容。这些展览(     
类型内容
战斗成果展主要展会有晋冀鲁豫边区战绩展览会、晋绥边区战斗展览会等,主要以军事斗争为主题
生产成就展此类展览以工农业生产展览会为主,如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山东生产展览会等。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敌后根据地开展了59次生产展览会
文化活动展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自然科学为主。据记载,1945年4月。晋冀鲁豫边区的“文教展览会”共展出3900件展品,参观观众达16000人
A.反映了中共土地革命的成效显著
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
C.体现出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D.益于增强民众抗战胜利的信心
4 . 侵华日军在百团大战后记载,今后应在华北地区“以治安为第一基调”,“一切施策均集中于剿灭中共势力”。从中可知百团大战
A.给在华北地区的日军以沉重打击B.直接改变了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
C.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主战场D.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国内经济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平型关大捷”到底毙伤多少日军,日方《华北治安战》记载:共阵亡作战士兵77人。而中国方面有一万(蒋介石贺电)、三千(长期使用的数字)和千(近期国内著作如《三晋同仇》等使用数字)之分。这说明
A.历史记载具有主观倾向性B.中国方面统计的数据准确
C.历史数据差距太大难辨真伪D.年代久远史实模糊
2021-04-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华北治安战》记载,1938年日本华北方面军情报记录写道:“可以断定,今后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1939年他们认定:“中共势力对华北治安的肃正工作,是最强硬的敌人。为此,应加紧收集情报,确立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这反映出当时
A.华北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
B.日军将主力转向华北地区
C.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
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D.1946—1949年
2019-06-10更新 | 4807次组卷 | 56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摸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寻访抗战老兵》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领部分官兵乘车前往延安。汽车刚刚进入欢迎队伍的视线,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迎的口号连续不断。”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蒋介石日记载,“敌人以共产主义为第一对象,希望以本党本人为刽子手,希望国内自相残杀,使中国成为第二个西班牙,我要严防……对共产党要放宽,使尽其所能事”。据此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材料中所述“敌人”为美国
B.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
C.蒋介石希望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敌
D.蒋介石能以民族大义为重
10 . 日本华北方面军某作战记录载:“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于1940年8月22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这段记载反映了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大捷C.淞沪会战D.百团大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