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歌曲和地图都能够反映特定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下图是一幅近代某一场战争的示意图,下列歌词能反映这场战争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C.“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华。”
D.“我背上了子弹带,勇敢向前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7年11月,八路军第一五师进入山西五台山地区,经过一个多月游击作战,歼灭了日伪军2000余人,打退了日伪军对晋察冀军区的围攻。据此说明
A.游击战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B.抗战主要作战方式是游击战
C.八路军成为对日作战的主力D.日军进攻重点转向敌后战场
2021-05-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4 . 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亲任第三战区军事指挥官,以极大的决心和力量组织、指挥这场大规模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据此可知,淞沪会战
A.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迫使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策略
C.蕴含了中国抗战的多重战略意图D.体现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配合作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
A.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
B.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
C.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
D.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
6 .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战役。这一战役
A.爆发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B.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典范D.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由此可见
A.国民党开始以游击战作为对日作战的主要方式
B.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
C.游击战适应了当时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D.国共两党已经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策略达成了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当时这规定旨在
A.为根据地土地革命提供保障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C.削弱国民党在根据地的力量D.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20-08-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两类根据地的主要异同。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特点?
2020-08-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一份由中共创立的报刊。报刊中有一幅漫画,画有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一月十一日等信息。据该信息,推测该漫画的主题是
A.国共合作,国民革命B.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C.解放南京,解放全国D.巩固团结,抗战到底
2020-08-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