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足迹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07-08更新 | 6743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会议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

嘉兴
建党;通过党纲、宣言
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中共五大1927年武汉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装等重大问题未能作出回答
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中共六大1928年莫斯科认真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错误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应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3)简要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2021-03-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明代王阳明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之后“实事求是”成为了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毛泽东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找“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代表性著作代表性言论
1921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19271937《反对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19371945《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一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的领导叔,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战线,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19451949《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党要立即开始着手备项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作为中心任务。城市中的其他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2-18更新 | 477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电文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史上最为严重的一起事件,是国共关系的分水岭。以下内容选自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四则电文)

电文一∶1939年12月28日

军委会关于新四军更换防地的电文∶在江南之新四军部队,限于本年十二月底以前,一律移至江北,明年一月底以前一律移至黄河以北各在案。

电文二∶1941年1月8日

上官云相关于"围剿"新四军情形致皖南行署电∶特念。屯溪黄主任绍耿兄∶密。情况∶支日(注∶4号)由章家渡窜至茂林铜山徐一带之匪军约八九千人,我自(虞)辰起开始围剿一日夜。茂林铜山徐已被我占领,匪军死伤共一千人,刻正被围困于坦里口、山口、牛栏岭,鸦鹊山一带山地,继续围剿中,特闻。

电文三∶1941年1月17日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电∶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违抗命令,不遵调遣,自上月以来,在江南地区集中全军,蓄意扰乱战局,破坏抗日战线,阴谋不轨,已非一日,本月初自泾县潜向南移,竞于四日胆敢明白进攻我前方抗日军队阵地。

电文四∶1941年1月17日

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印发的军事委员会谈话∶此次事件,完全为整饬军纪问题,新编第四军遭受处分,为其违反军纪,不遵调遣,且袭击前方抗战各部队,实行叛变之结果。

——摘自安徽省档案馆1985年出版的《皖南事变文电选编》(国民党部分)


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皖南事变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11-23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流砥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数说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共计24块,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军队132万人,民兵260万人,人口近1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作战12.5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00多万人。

在整个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


中国共产党抗战语录

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5.8.1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7.8

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1938.5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1939.7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史论结合。
2020-11-1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面抗战大事年表(部分)
阶段时间事件
防御阶段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北平沦陷
1937年8—11月淞沪会战,上海沦陷
1937年9—11月太原会战,华北沧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1938年1—5月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
1938年6—10月武汉会战,广州、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1939年9—10月第一次长沙会战
1940年8—12月百团大战
1941年9—10月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3年夏鄂西会战
反攻阶段1944年4—12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打通大陆交通线
1945年4—6月湘西会战

根据材料提取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特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2年7月3日,戴望舒在香港获保释出狱,摸着自己的遍体鳞伤,写下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著名的诗。全文如下: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花如锦悼,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央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莲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奴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请紧扣诗词创作的时间,选取诗句中的一个或多个历史信息,概括为一个历史观点并论述这个观点。(要求:与材料相关、观点正确、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2020-07-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期,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到美国,这让他们极为不安。第一份由美国人撰写的针对中国城的详细报道,也许就出自马克.吐温之手。他所观测的中国,混合了茫然、哀伤与恼怒。当他一面抗议似乎含有种族歧视味道的社会风气时,一面却又不自觉地表现出了歧视的态度。

赛珍珠的长篇重说《大地》三部曲正面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以及他们与土地的关系。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许许多多美国人正是通过赛珍珠的小说了解到中国,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囊相助。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走访。三个月后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此书在英国出版,轰动了西方世界。红军的伟大形象被树立起来,一批批年轻人从各地开赴延安。美国总统罗斯福读这本书后,三次约见斯诺,听他讲述对中共的视察情况,并调整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摘编自张威《1930—1980,中国形象的世纪变迁》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0 . 2017年,教育部发函要求将现行教材中“八年抗战”的表述改为“十四年抗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的全过程。

第二,“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理解日本侵华本质的危害。

第三,“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

——摘自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任选材料中的一条意义提取论题,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0-05-2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