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1944年12月,晋绥边区召开第四届群英(劳动英雄)大会,大会评选表彰各类英雄,听取边区领导关于1945年三大任务的报告,讨论劳武结合、变工互助、卫生文教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军民经验交流和练兵技术表演活动。由此可知,群英大会(     
A.践行了“三三制”原则B.发挥了社会动员功能
C.是设置地方的参议会D.促使大生产运动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0年,《日本新闻》在日本影院强制上映,其中有关中国战场的新闻影片均是有选择地拍摄的一些当地“政治领袖”欢迎日军和日军“亲民”的画面,展现当地民众被日军“解放”的“喜悦”,并强调“大东亚战争”旨在把亚洲人民从欧美列强手中“解放”出来。日本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A.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府B.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C.日本在中国战场透支国力D.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1937年至1940年的延安有三种话语体系:一是“五四”话语,即平民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观念,平民主义是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演变的结果,这一思潮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普遍流行,认为此前的改革和革命的失败,都是由于平民没有觉悟,没有被唤醒;二是俄式马克思主义话语,即从江西延续下来的布尔什维克话语,特别在党的建设和政权建制方面,出现“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卡尔·马克思高级党校”等表述;三是已经登场的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以革命、抗战为主题,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

——摘编自李永进《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话语体系,围绕“中国革命历程”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7年10月15日,有学者说:“纵然有精锐的军队,完全现代化的武器,如果军需工业及一般工业的动员,因原料缺乏或断绝而停滞了,胜利终难获得。对于长期战争,这个问题更为严重。煤油的缺乏,给(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国以致命的打击,这是最明显的例证。”在此,该学者(     
A.系统论证军需资源与持久战关系B.对中日两国战争潜力有明确的预测
C.旨在告诫国民政府重视能源建设D.认为日本缺乏进行长期战争的能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1941年莫朴创作的版画《我们活跃在苏北》,画面中间位置,一头水牛正在田间劳作,新四军战士正和农民亲切交谈。画面保留了大片空白空间,表现一望无垠的天空与广阔的水田。这幅画体现了(       
A.“三三制”原则调动人民积极性B.大生产运动在边区落实
C.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群众路线D.双减双交政策效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抗日战争中针对一次重大战事,国民党、共产党、日军发表了如下评论。这反映出(     
国民党共产党日军
捷电传出,大家心理为之一变,国际上的观感也就焕然一新。给全世界援助中国的友人以满意答复,给一切反对侵略的人们证明中国军队英勇的作战,是可以把侵略军击退的。没有给予重庆军应有的打击,相反地,更加促进了这块土地上全民防御的高潮。

A.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B.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D.长沙会战的胜利产生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所示为1938年张乐平所作的抗战漫画。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抗战已经进入反攻阶段B.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业已实现
C.团结抗战受到时人关注D.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开始形成
8 .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太原会战B.百团大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发表于1940年1月《新华日报》上的漫画《团结、抗战、进步》。该漫画意在(     
   
A.呼吁停止内战,实现全民抗日B.激发救国热情,推动抗战进程
C.维护两党合作,坚持共同抗战D.配合正面战场,进行持久作战
2023-05-12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高安市灰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举措的实施(        
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头拖的部分举措
时间内容_
1939年1月召开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
1941年11月公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2年5月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
1942年12月开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
A.巩固了国民大革命的社会基础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完善了陕甘宁边区的组织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