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史研究

材料一   近代中国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中国社会的全面近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这是世界各国均要行走的历程,向外部世界学习则是后进国家的必经之路; 二是争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中国在原有的地区注国际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近代以来逐渐沦落为一个失去诸多主权的弱国,中国要努力恢复平等地位,这一过程并非每个国家所必经的。这两件事中,本应以第一件事为根本,为要务,但在近代中国(也不限于中国,若干后进国家也经历了这一过程),这两件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第二件事则成为第一件事的前提条件,不解决好第二件事,第一件事就无法做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努力去做第二件事竟成为历史发展主线争取国家的独立平等被置于比兼取社会发展更为优先的地位。

材料二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规划,历经五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的。民国史之中的部分议题一直难以避免引起各种偏见,两岸各自主导一类型之论述。本书则主要依赖史实做深度的描写、分析与比较。其中国民党史部分主要由台湾学者负责,少数曲大陆学者撰写,共产党史部分则由大陆学者执笔。这与近年来两岸学者组成研究团队研究蒋介石的经验也相符合:台湾学者更能呈现蒋介石的成功之处,大陆学者则更能客观分析蒋介石的派系属性 发掘出蒋介石的个性与统治缺失之处,因而相互补足各自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位于台湾的学术机构每年接待许多大陆学者参观访问、调阅民国档案、参与台湾学界的学术活动,在我所任教的大学每一学期都有许多大陆来台的交换学生选修我的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从材料一中提炼近代中国发展的主要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不解决好第二件事,第一件事就无从做好”的原因。
(2)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专著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何补益之处? 这种撰史方式有着怎样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图3、图4分别为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旗帜、臂章和胸章。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1至图4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阐述清晰)
2023-10-1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新旧民主革命的交替、革命道路的曲折,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不是出现一次革命高潮,两次革命高潮,确是三次革命高潮....它们是近代中国出现的政治革命高潮,都要求全局性的变革。它们的依次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划时代的,反映了政治上、思想上新陈代谢的快速步骤。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敌我力量严酷较量及其消长的历程就是“腐朽的大的力量要让位给新生的小的力量,力量小的要变成大的,因为大多数人要求变。”......中国近代革命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至胜利”的过程。

——均摘编自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革命高潮”的名称。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述。
2023-10-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的思维导图,包含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蕴含了众多的逻辑联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论题并阐述其历史事件的逻辑联系。(要求:论题明确,逻辑联系的表述准确、全面)
2021-08-21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届高三8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线索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历史中形成的一种考察历史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贯穿于阐述历史的首尾。历史线索不是外注的,是历史自身所固有,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复认识和探索的结果。客体的历史千姿百态,近代的历史更是森罗万象,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即使共同以唯物史观做指导,取径和结论也不会都一样,因此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演绎成呆板的公式,运用其原理,可以这样体现,也可以那样表述,是多样的不是唯一的。矛盾、错综的社会历史,要有不矛盾的思维和线索才有可能理顺。

——陈旭麗《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依据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任选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并按时序对该线索予以说明。(要求:所选历史线索明确合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5-06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利用年代尺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图 8 所示年代尺梳理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历程,其中②对应的历史事件应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七届二中全会
C.北平和谈D.渡江战役
7 . 材料题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请回答:
(1)近代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在西方列强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进行了哪些不屈不挠的斗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你认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什么会议?时间?地点?纠正了什么错误?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020-04-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请回答:
(1)近代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在西方列强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进行了哪些不屈不挠的斗争?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你认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①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何伟大意义?
2019-12-1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山江湖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统招班)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1)根据材料一,在前一“过程”中,列强是如何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重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孙中山BC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等新民主主义革命D

(4)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5)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2019-08-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发展主线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结构完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