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苏州工人、学生及市民三万余人举行盛大的庆祝解放大会,京沪铁路工人们高唱着《东方红》和《跟着共产党走》,涌进庆祝的巨流。一个黄包车夫高兴得逢人便说:“我拉了二十多年车,没像今天这样快活过。往日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他们欢庆是因为
A.辽沈战役的胜利B.平津战役的胜利
C.淮海战役的胜利D.渡江战役的胜利
2 .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此论意在(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
C.强调人民革命的重要性D.建立中国特色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毛泽东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战略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此次军事行动
A.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标志着解放战争开始了伟大转折D.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7 11 月,宋庆龄等人在莫斯科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名义发表《莫斯科宣言》,表示继承孙中山遗志,建立农工的平民政府,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实现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

1928 年春,谭平山等人开始以中华革命党的名义进行组织和政治活动,外界称其为第三党

1930 8 月,决定党名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政治主张》,指出党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地主和反动资本家的统治,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实行耕者有其田,由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临时行动委员会认为农工大众是革命政权的核心,而被军阀官僚压迫抽剥的工商业者在对抗官僚军阀的斗争中,应该可以附随在工农大众的周围。主张不以暴力没收为方式,而以消灭寄生剥削的大小地主,使不耕作的不能保有土地”“使从事耕作的人民随时可以得到土地”“从事耕作的人民包括地主和富农。

1935 11 月,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会议通过《临时行动纲领》主张团结全国,对日作战, 土地革命,实行民主。会议通过《告同志书》提出组织反日阵线的建议;确定以抗日、联共、反蒋为党的总方针,以推动抗日为党的中心工作;号召学习马列主义,参加革命的联合战线。

1949 2 月,决定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再次明确了以社会主义为农工党的奋斗目标和加强与中共的全面合作。9 月,章伯钧等先后到达东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1 月,在《政治决议》中明确规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教育全党”“以《共同纲领》为本党的行动纲领

——据刘明辉《中共和中国农工民主党关系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农工民主党关系演变的阶段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2020-03-27更新 | 14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诊断性测试(二)历史卷
6 . 毛泽东在1949年11月发表的《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中说:“在目 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 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 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该指示(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B.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
C.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
2020-03-01更新 | 723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组建的新政党。这表明当时
名称成立时间成立地点领导人
中国民主建国会1945年12月16日重庆胡厥文、章乃器等
中国民主促进会1945年12月30日上海马叙伦、周建人等
九三学社1945年9月3日改名,1946年5月6日成立重庆许德珩等

A.各党派已达成政治共识B.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形成
C.和平民主成为社会潮流D.国民党结束了一党独裁
8 .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政府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政府接受这一方针主要是因为(  )
A.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B.民主人士希望社会稳定
C.美国对国民政府施加压力D.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解放军参战兵力与解放区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当时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民众踊跃“支前”的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B.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C.土地革命得到民众热烈欢迎D.国统区财政经济陷入崩溃境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根据发展形势,积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在战争的不同阶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疯狂地进攻解放区并抢占一些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线。对于蒋介石所采取的这些行动,中共也不甘示弱,以自卫战争抵制国民党的进攻并且建立广大的革命根据地。由于一些大城市被国民党占领,所以中共建立革命根据地只能是以乡村为中心。

——摘编自《试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

材料二 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防御,中共歼灭了大量敌人的有生力量,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也就是开始占领国民党统治区的乡村和城市,这就是开始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加强炮兵、工兵建设,以便广泛地夺取敌人据点和城市,一切守备薄弱之据点和城市则坚决攻取之,一切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又环境许可之据点和城市则相机攻取之,一切.守备强固之据点和城市则暂时弃置之。”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建立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揭开“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序幕的事件。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战争策略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