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2020-01-01更新 | 1936次组卷 | 6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3月)历史试题
2 . 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其中“后方挖蒋根”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B.国统区的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C.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D.提高各个阶层反蒋的积极性
3 . 1948年底,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关系?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19-10-23更新 | 259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4 . 1949年,美国政府在发表的《白皮书》中写道:(1947年)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胜利,这实则是一场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其判断依据是这次行动
A.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B.给了人民解放军以喘息之机
C.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军事力量
D.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2019-10-23更新 | 50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三轮复习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2019-10-08更新 | 1377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6 . 1948年马叙伦、郭沫若等大批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土北上解放区;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策划的“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计划却回应者寥寥。这表明
A.国共力量对比发生逆转
B.辽沈及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C.国民党在政治上被日益孤应
D.政治协商会议有广泛代表性
7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具体条件变了,战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

——摘编自《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为取得胜利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对解放战争的意义。
2019-06-21更新 | 2422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2019届高三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2019-06-08更新 | 10750次组卷 | 109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龙太江在《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中说:“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实践中能体现妥协精神的是
A.南北战争的爆发
B.重庆谈判的举行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不可抵抗政策”的制定
10 . 今年是上海解放70周年。下列战役对解放上海起到直接作用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