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开的全面的内战会不会爆发?这决定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国内的因素主要是我们的力量和觉悟程度。会不会因为国际国内的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经过我们的奋斗,使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使全面内战拖延时间爆发?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材料二 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共将尽心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1945年9月27日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

材料三 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1)归纳材料一中毛泽东对内战的基本观点并分析“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的具体内涵。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内在的联系?材料二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一、二相比,共产党在国共关系问题上的态度有什么显著变化,变化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020-09-0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A.革命道路的探索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D.毛泽东思想形成
2019-12-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丰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走相反的道路”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根据材料回答,共产党选择这条道路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的运动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19372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保证“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并进一步提出了“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基本原则。1946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再次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举措;及理论创新;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抗战时期相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何调整?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基本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转折年代》一书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百度知道


(1)材料一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状况?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
2022-04-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民主同盟大事记(1941-1949年)

19413月,民盟在重庆成立,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并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19449月,正式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发表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194510月,民盟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反对独载,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政治主张。

19461月,民盟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民盟与中共代表团密切配合,力促会议成功。与此同时,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尤其是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共一致行动。

1947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民盟地方组织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19481月,民盟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9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摘编自《中国民主党派史》


(1)据材料,概括民盟的政治活动主题发生了哪些转变?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转变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民盟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2021-08-2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16届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廷枢在筹备开平煤矿时说:夫取天地之利,济民生日用之需,寰中之宝藏已兴,海外之漏卮渐塞,诚属富强要术。(下图为光绪七年(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股票。图中文字为“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奉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李鸿章),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札饬筹办等因在案。当经本局议定,招集股银八十万两,分作八千股,每股津平宝纹银一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俟见煤铁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并给股折……。”)


材料二   官僚指有权势的官员,并不包括一般的政府办事人员。官僚资本是官僚与财产的结合。在这些企业中,政府的利益和财产已经同官僚私人的利益混为一谈,难以区分。民国时期的官僚资本,除了政府高级官员本人直接从事或投资企业之外,他们本身不直接出面,而以其亲属投资举办公司即所谓“裙带资本”,由于权势与财势紧密结合,并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王建朗、黄志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开平矿务局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给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指出官僚资本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极为重要影响”的主要表现。
8 . 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政治化的一种主要手段,以理性行为来改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营造和谐环境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得以更好发展。辛亥革命已经开启了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它的发生预示着,中国政治向现代化发展的首次尝试,其意义不可小觑。

——刘明《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

材料二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节录南京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三   时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在《从渡江到占领上海(194984日)》汇报材料中这样说道:“假如有人问,你们渡江花了多少时间?我们肯定地回答,先头船只最快的一刻钟”。但是作为推翻旧政权、解放全中国的标志,渡江和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无疑又是巨大的。

——赵笺《解放南京——军史美术创作的一个条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后“开启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和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公祭的是什么事件?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请各举一个战役说明。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积极探索复兴道路的主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担任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全剧六场,包括35首歌曲。部分歌曲名单如下:

0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17.会师歌27.团结就是力量
05.工农兵联合起来21.到敌人后方去28.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09.西江月·井冈山22.游击队歌30.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3.遵义城头霞光闪25.保卫黄河3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面歌曲名单中选取一首,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概述并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①明确写出所选歌曲的名称;②指出该歌曲对应的历史现象;③简要概述这一历史现象;④全面准确的评价这一历史现象;)
10 . 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①②③④的填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