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这样一个地方,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党中央和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堪称世界战争史上奇观的战略大决战。在这里(     
A.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路
B.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作出了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的重大决策
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2 . 到1949年7月,许多全国性的人民团体相继恢复或建立起来,包括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这些人民团体的建立(     
A.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
C.为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作了组织准备
D.是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3 . 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五项协议。上述协议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及其奉行的内战政策,基本上符合全国人民的和平民主愿望。关于本次会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彻底解决国共两党建国路线的分歧
B.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
C.起到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D.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各项准备工作
2024-05-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中鲜明地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报告原文中关于“转折点”论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A.蒋介石实行币制改革,金圆券贬值比法币还快
B.国民党区域的人心动向变了,蒋介石逐渐失掉人心
C.蒋介石已经转入防御,我们转入进攻
D.蒋介石情况今年很严重了,而我们搞了土地改革
2024-05-1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曾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20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他多次重复的这个“转折点”是指(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B.三大战役的胜利C.渡江战役的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
2024-05-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45年,在中共的某次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作报告指出:“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该会议(     
①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②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④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5-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后,各解放区掀起了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中共中央东北局带领青年在农村积极宣传“大纲”的内容和意义,还建立起贫雇农委员会,作为各地区平分土地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的上述举措(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024-05-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蒋介石曾经历三次下野,在某次下野前夕,他在日记中写道:“杜聿明部大半似已被消灭,闻尚有三万人自陈官庄西南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已。此为我黄河以南之主力……今后下野可以无憾。”据此推断导致蒋介石此次下野直接原因是(     
A.一·二八事变爆发B.西安事变发生C.徐州会战失利D.淮海战役惨败
2024-05-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次会议上提出“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这次会议是(     
A.汉口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2024-05-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直到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深渊”到了“谷底”,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这时候面临的主要是“沉沦”,虽然,这时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实际上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因素,但这种因素的发展是渐进的、缓慢的,相对于社会“沉沦”主流来说,它是弱小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往后,直到4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渐渐走出谷底,随着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壮大,随着新的社会阶级的出现,随着人民群众、社会精英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的日渐觉醒,社会向上的、积极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因素,影响着社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虽然消极的“沉沦”的因素仍然严重地存在,其对中国社会的压迫,甚至不比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前弱。但是由于有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新的经济力量、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这样的上升因素在起作用,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

——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评述张海鹏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4-04-23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浙江卷02)(21+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