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材料四: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1928年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的抗战进入怎样的阶段?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3)根据材料四,中共开创出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新路?导致“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意义如何?
(4)材料四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的意义主要指什么?
2024-04-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可以通过时间轴去认识,以下事件与时间轴所示时间相匹配的是(     

A.全面内战爆发B.重庆谈判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是画家古元于1947年创作的木刻版画《烧毁地契》,描绘农民们烧毁地主的土地房产契约的热烈情景,画面中熊熊烈火衬托着兴高采烈的人们。该作品可用来说明(     

A.抗日根据地土改蓬勃开展B.边区农村尖锐的阶级矛盾
C.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障D.土地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4-01-09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与“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
C.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8年 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经控制东北,7%的土地和 86%的人口,正规军和民 兵共有100万人。国民党军队共 55万人,但被分割包围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沈阳、长春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这反映了(       
A.全国战略决战时机已成熟B.东北地区具备决战条件
C.国民政府忽视东北的地位D.东北地区群众基础良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党中央所在地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光辉奋斗历程。其中,党中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这一方针的地是(     
A.上海B.江西瑞金C.陕西延安D.河北西柏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统计.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以及改编的部队总数近178万人,约占国民党作战军队总数的22%,被人民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军队总数为458万人。这说明(     
A.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胜利B.国共之间力量对比得到根本扭转
C.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D.正确斗争策略加速战争胜利进程
2023-04-15更新 | 435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8 . 抗日战争刚结束之时,国民党政权自认为是领导全国抗战胜利的功臣,蒋介石也被吹捧成“民族英雄”。但不到四年,国民党就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其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军事力量太薄弱B.国民党顽固实行消极抗战
C.第二条战线的建立D.国民党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万农民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民众的大力支援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D.党中央指挥正确
10 . 某同学编写历史剧本,在“场景”一栏中有如下五个地名,据此判断其主题是大别山→锦州→徐州→北平→南京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