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大商人认为土地是不忧水火,不惧盗贼,百年常新的恒产,因此,他们将大量资本投资于土地。这些大商人为谋得厚利还不惜重金结交官府,取得经营特权。两淮的盐商,云南的铜商等从事的都是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只要取得了封建的经营特权,其他商人就无法插手。厚利也吸引着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高利贷的利率极高,河南地方放债,八折出借,滚算月利,不到一年,利过于本。清朝还可以出钱买官,称为“捐班”。大商人为了改换门庭提高身价,不惜重金买官。而且当官后也是有利可图的,“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摘编自吴量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出口货值常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一半左右,进口贸易亦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在进口洋货中,70%由上海转销内地。内地运来的土货,大部分也是转销外洋的。与此同时,为外贸服务和为出口农副产品服务的加工厂陆续出现。20世纪以后,大量工厂生产的国货开始分销内地。据统计,近代上海商业计有204个行业,23个大类,还有面粉、纱布、证券、杂粮油饼等交易所。就是同一行业内部,也有分类。上海的各种商店经营各地土产,“统办全球货物”,永安百货力争做到“凡是名牌产品,只有顾客叫得出,在公司里几乎都可以买得到”。

——摘编自陈立仪、潘君祥《试论上海近代商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

材料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大陆的封锁禁运。1950年8月,周恩来指出,“对外贸易要加强计划性,避免盲目的出口和进口,要减少对美贸易,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执行良好,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贸易协定》,对苏贸易在中国整体外贸中的占比也由1950年的29.8%上升至1955年的57%。由于中苏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稳步提升,在建国初的十年间扩大了3倍以上。

——摘编自余振、王净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大商人资本的投资流向,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投资流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上海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上海商业的繁荣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淮河流域部族、方国和封国密布。大禹治水后是夏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汉武帝采取措施消除宪豫平原的水患,西汉末年全国人口5959万人,而淮河流域约为1448万。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迂回曲折的历程后,隋唐是淮河流域经济的辉煌时心,而且淮南淮北经济均衡发展,改变了两汉淮南落后于淮北的局面。在宋金对峙时期,淮可流域经济一度衰落。南宋以后,由于黄河夺淮的影响,流域内洪涝灾害频仍,与其他发展较快地区比较大落伍了。明朝初年,统治者除了实行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以外,还实行了向流域地区移民、营建凤阳中都城的特殊政策,促进了流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清时期流域内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更为明显。

——摘编自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晚清时期,淮河流域的水利状况更加糟糕。"道光二十四年至光绪七年,平均每三年大水一次。"以张謇为首的两淮名士深切同情灾民,他指出洪灾根本原因在于淮河入江、入海路断,根本之路在于导淮。但是其时政府并未重视此事,于是他们另辟蹊径,倡导利用外资导淮。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导向下,美国驻华公使芮思施积极推动两国在导淮事业上的沟通和合作,两国于1914年签订了《导淮借款草约》,但这一举动威胁到日本在该地区的利益,遭日本强烈反对。美国为了保护其利益,同意日本加入到运河借款和运河工程的管理上,使中国民众对美国深感失望。淮河流域贯穿苏皖鲁豫四省,苏皖两省是淮河流域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但两省在导淮工程上的分歧颇大,各省相争,1924年后,导淮事业逐渐衰微。

——摘编自李菲《中美导淮事业的历史进程与影响(1911-1927)》

材料三   新中国历次重要治淮会议(节选)

时间内容
1950中央政府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成立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
1957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淮河流域治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治淮7年来的成绩和问题,着重讨论淮河流域规划。
1985召开国务院治淮会议。会议审议了《淮河流域规划第一步规划报告》《治准规划建议》和“七五”期间治淮计划的安排。
2010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根治淮河水患,事关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解决好防洪、除涝和水资源保护问题。

——整理自《治淮》:《新中国历次重要治准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导淮事业衰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治准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影响。
2023-04-03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治理黄河的水患,汉武帝采取了各种方法,甚而动员包括社会各界的人士参与到黄河水灾的救助之中。元封元年汉武帝方忧河决,随即出现了河溢皋陆,堤繇不息的惨象,汉武帝不得不动用包括术士在内的各方人士参与到水灾的治理。汉武帝是欲通过方士沟通人神之间的联系,根治水患也许汉武帝感觉到触怒了苍天,在元封元年,汉武帝甚至要祭祀后土以求得苍天的庇护,他甚而认为间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除了上述所谓的祈求苍天庇佑治理黄河水患外,汉武帝主要利用朝廷的大臣来治理黄河水患。如元光三年的黄河水患,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在治理黄河水患的同时,为了安置灾民,汉武帝还采取大规模移民的政策,将遭受水灾的民众迁离本土,或者迁往漠北地区,或者迁往江南地区,使这些民众脱离了黄河水灾的侵扰,过上安定的生活。

——据薛瑞泽《汉武帝时期黄河水患治理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对黄河的事情亲自挂帅,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治理黄河的重大问题。根据黄河自身的特点和新中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在中共中央治黄方针的指导下,提出了兴利除害,分步治理治黄指导思想。从1950年春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治理黄河的两个阶段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对黄河流域进行从治标到治本的综合治理,遏制了黄河水患。1954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河南、山东两省各工段上堤的民工共达五万多人,许多包工队都重新整顿劳动组织,并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法,使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提高。1954年黄河顺利地渡过了八次大汛,此后治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黄河流域规划,开启了全面的治本工作。

——据郭书林《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治理黄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的特点。
2023-04-03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改革与社会发展

中国在公元前221年的统一,是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其幕后天候、地理、人事的因素早已酝酿了好几个世纪。在其他国家尚在片面改革之际,商鞅在秦国统治者的支持下,则实行全面的翻新。其执行步骤包括贵族被废为平民,官吏按能力任职,井田制度一体取消,土地得以自由买卖,土地税按亩征收,士兵按征兵的程序入伍。国家又提倡农桑而贬斥其他各业,以求全国普遍的丰衣足食。从史书里看来,秦始皇即位之前约一百年,以上的政策都已付诸实施。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影响。

材料   事物的新陈代谢,决不只是一个简单否定和替代的公式,而是一个扬弃和汲取的复杂过程。近代中国的改革是从上层开始的,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农民起义的双重压迫下迈开第一步的。20世纪初年《浙江潮》杂志发表文章说:“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权派”,就是这样一个否定一个而且像浪圈一样一圈比一圈大地彼此联系着。你看,着眼于制造的洋务派,不过是地主阶级分化中的一批大官;倡导变法的改良派,则是略为扩大了的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队伍;号召自由民权的革命派,则是又扩大了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自此以后,才是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的工农大众革命,然而仍不能没有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上述材料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派别,说明该事件在社会变革发展趋势中的历史作用。

材料   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编自陈先初《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

材料一   1949年,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试图通过银元的投机来阻断人民币进入市场,一度严重冲击金融市场,造成物价飞涨。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查封上海证券大楼,严厉取缔和打击银元投机活动。到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币已基本占领了城乡市场。

在“银元之战”后,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资本,又转向炒作粮食、棉纱和煤炭,又一次引发了全国性涨价高潮。人民政府运用市场规律,仅十天左右就平息了这场物价风潮。经过这次斗争,人民政府完全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相关材料整编

材料二   



(4)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重大举措。
2022-07-2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