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2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根据以上材料可知(     
A.建国初期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B.宪法规定了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D.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022-11-16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测)
3 . 某一文件的序言中写道:“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据此可推知,这一文件是(  )
A.《论联合政府》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论十大关系》
2022-11-0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9“23”年度周年纪念-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中国,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这揭示中国共产党组织与人大的关系是(     
A.共产党组织带头做守法楷模B.共产党组织包办人大工作
C.共产党组织接受人大的监督D.共产党组织领导各级人大
2022-10-31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5 . 新中国法制建设进程:时间:1954年
(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会议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五四宪法”)
(3)内容:确立____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
2022-10-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11中国现代史之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6 . 1949年《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到了1954年时,新制定的宪法草案中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刘少奇在宪法草案报告中亦指出“宪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据此可知,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消除了国家内部阶级矛盾
C.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开展D.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
7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这次“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2-05-28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9 . 195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第8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在以后历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宪法中,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明确规定。对于这些规定作用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团结了广大的人民群众B.影响了宗教的教义礼仪
C.巩固了新生政权的稳定D.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2022-05-01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10 . “9月27日下午,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同日,大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名,决定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大会还选举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等十三人为副委员长。下列关于这次“大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B.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D.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22-04-06更新 | 354次组卷 | 8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6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