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随后,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同时允准民间招商集股修筑铁路及开矿等。甲午战后的短短6年中,商办企业的资本额较甲午战前的20余年增长了近4倍。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仅民国元年宣告成立的实业团体就达40余个,截至191512月,遍布全国各省区的此类实业团体达107个。这些实业团体的行业以及旨趣虽然各有不同,但振兴实业、强国富民却是共同的目标。仅仅在1912年和1913年,中国新成立的工厂数就分别达到2001家和1249家。1913年至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为41.3家,至U1916年全国的工厂数达16957家,1918年,全国工厂资本数达1.5亿元以上。1919年,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

——摘编自吴承明、董志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一五”计划开始时,工业化所需巨额资金主要取自我国的农业。民国时期中国的积累率从未超过6%,而1953年以来,积累率高达20%-30%。随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全社会剩余直接集中用于经济积累和建设之中。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3.6%。“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建立起来,旧中国重工业极端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这一时期,国家加大内地投资,新建了一大批工矿企业。

——摘编自高粱《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后清政府发展实业的背景及其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恩来说:“国民党改组后,由于我们党的努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在全国大大发展起来”,”是我们党使国民党与工农发生关系”。正是由于共产党的推动,国共两党密切配合,有效地发动了工农群众。在北伐前期,蒋介石、鲍罗廷、陈独秀等人,确定了首先以主力进攻吴佩字,而后消灭孙传芳,最后相继讨伐张作霖及其他军网势力的战略方针,和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原则。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

——摘自李晓红《北伐战争胜利原因探析》

材料二19351227日,在中共中央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毛泽东系统地、精辟地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他指出,中国正处在大变动的前夜。要准备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我们必须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一战线。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江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摘编自程中原《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三 第一届政协特邀人士中: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宋庆龄,建筑专家梁思成,同盟会元老张难先;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忠庆,教育总长章士钊;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张治中,部力子;国民党起义将领傅作义,程潜等;此外,还有教育、科研、戏剧、老解放区民主人士、英雄模范人物、少数民族代表……由于周恩来身体力行和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各部门涌现了一大批政策观念强、民主作风好、在党外人士中有威信的领导干部,所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许多人与中共肝胆相照,视战部如自己的家,对党无话不谈,真可谓是统战工作的黄全时代。

——摘编自黄锦华刘昱《周恩来与建国初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其最大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毛泽东阐述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3 . “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各界人民组织起来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毛泽东在此阐释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实施的原因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理由
C.社会主义宪法颁布的条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的背景
4 . 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民主党派在新中国获得合法地位
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新中国成立三周年之际,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超过建国前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比建国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但是,土地改革以后,个体农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要求扩大自由生产来发展自己等问题出现。这一现象可以合理解释(     
A.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背景B.工业基础薄弱的表现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6 . “一五”计划是我国从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该计划从1951年初开始酝酿,至1955年审议通过,历时四载,五易其稿。人们形象地称为“五年计划,计划五年”。据此可知,“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是(     
A.年度计划与五年计划并行B.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展开
C.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D.发展经济与巩固政权并举
2023-03-25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和其他各项民主改革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日益巩固,《共同纲领》的许多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国家新形势的需要。根据1953年选举法的规定,通过普选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就为制宪权的行使提供了政权基础和组织条件。在此基础之上,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刘兰兰《我国六十年宪法修改的反思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1954年宪法通过的历史背景及其先进之处。
8 .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212日,清帝退位,封建王朝专制统治覆灭的大局已定。新旧政权更迭之际,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定的权力真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一步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组党、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和权利。加之浓烈民族民主氛围的刺激,社会各阶层成员,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阶层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创立政党,进行政治活动,试图以此夺取或控制政权,直接干预国家政治利益的分配。

——摘编自于小英《政治道路选择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的,《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宪政建设的特点,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世纪40年代起,毛泽东就开始思考工业化问题。毛泽东一度相信,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只有通过自由企业和外资援助才能做到”,“必须经历漫长的、民主管理的私人企业时期”。1951年12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完成国家工业化,“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要“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1952年1月,中国驻苏大使张闻天给周恩来写信,强调用不着走弯路摸索,必须完全依靠与信赖苏联的援助,从一开始就建立最现代化的工厂。毛泽东对此信非常重视,特别批示要求中央会议讨论。中央书记处连续召开多次会议,最终确定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速度力求迅速的方针。

——摘编自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材料二: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上海经济发展遇到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在崇尚节俭的社会环境中显得相当萧条。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又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经验。经陈云同志批准,1956年一批企业从上海搬到内地。上海约有270多家轻工、纺织工厂,撤往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等省。还有些服装加工、饮食服务业也到内地生根开花,远的到了内蒙古,在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有20多万人支援外地,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万多人,熟练技工8万人,还有5万多人的设计、建筑、安装队伍参加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谷牧《谷牧回忆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支援外地的积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有关山东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

材料二   1868年,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三   1887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材料四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2)上述企业的创办,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指出材料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瑞蚨祥“历史名字要保存”的历史背景。毛主席的指示有何重要意义?
2021-10-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