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6年7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九福乡长福村最后一户单干村民朱文章从拒绝入社到主动入社的过程。以前他认为“有耕牛,吃、用、花三不缺,还管什么合作化不合作化呢”,因而拒绝入社。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和社员收入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并且合作社在他家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使他决心加入合作社。这一报道
A.说明了生产关系调整的合理性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C.对社会主义改造有动员作用D.反映了作者对土地改革运动的认同
2 . 从1951年至1956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1951年1.4万吨,1952年1.4万吨,1953年1.6万吨,1954年1.69万吨,1955年1.83万吨,1956年1.92万吨。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是
A.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做主人B.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C.镇压反革命以及一五计划完成D.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2020-06-0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统一考试复习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3 . 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是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专制
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百年国耻得以洗血
C.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2020-01-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大跃进运动迅速展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共支付了33.5亿元人民币,就基本买下了整个国家(台湾除外)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一举措
A.大大损伤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尝试
C.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和平道路
D.反映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是
A.如何恢复国民经济B.如何巩固新生政权C.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2016-11-27更新 | 174次组卷 | 1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湟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2016-10-20更新 | 302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