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规定:“为了照顾社员种植蔬菜或者别的园艺作物的需要,应该允许社员有小块的自留地”,并规定“每口人所留的土地至多不能超过全村每口人所有土地的平均数的百分之五”。这些规定可用于说明(     
A.社会主义经济的多样性B.农产品市场化趋势加强
C.改造中灵活与原则兼顾D.国民经济结构日益完善
2023-12-24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41.53.2430.720.6
结束年54.517.127.20.041.2
该表反映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建立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D.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
2023-12-1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是1952年对23个省15432个农户的生产工具情况调查表,这可以用来说明(     
农户占有生产工具统计
占有耕畜/户犁/户水车/户
0.54头0.54部0.1架
贫农中农
购买商品的货币支出135.5208.4
购买生产工具支出3.57.6
A.土地改革势在必行B.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
C.农村经济得到恢复D.农业合作化的现实要求
2023-12-10更新 | 25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一时期还建立了一些旧中国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交通、邮电、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部门也得到显著加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3-12-05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为1956年汕头耀昌火柴厂出品的“大丰收”火花(即火柴盒贴画)。图案为一位农妇站在稻田里,右手抱着一大捆稻谷,左手举一把镰刀,一脸丰收的喜悦,远处是一辆装满沉甸甸稻穗的马车。该火花从侧面反映出(     
A.人民公社化后的新生活B.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成果
C.工业建设带来的新变化D.男女自由平等的新气象
2023-11-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就提出:“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来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但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材料说明中国领导人(     
A.认识到计划经济建立的重要性B.关注国民经济结构的协调优化
C.政策制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D.国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图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工程分布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     
A.工业体系趋于完整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
C.工业布局优化调整D.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工业基础,还不足以为农村大量提供机械、化肥等现代化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充分挖掘传统农业生产的潜力,即通过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防治病虫灾害等办法,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此,新中国进行了(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C.包产到户D.人民公社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的一幅《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宣传画,这一宣传作品(     
A.反映了土地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体现了农村生产关系重大变革
C.彰显了合作经营取得显著成效D.激励了人们投身工业化的热情
2023-11-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3年,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就业人员大增,城市和工业用粮也随之成比例增加,这导致物价全面波动、工资上涨,进而波及工业生产。对此,陈云提出:粮食问题,必须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坚持统一管理的前提下调整内部关系。此举推动了(     
A.农业集体化改造B.政府工作中心的转移
C.国民经济的调整D.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