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初期,《解放日报》“读报参考”栏目,对于政府发布的政治动员有较多涉及,如表为19529月刊发的部分政治动员稿件。

序号刊发时间稿件
192《人民司法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293《把华东物资交流搞得更旺》
394《要让工人看到好戏好电影》
497《华东整党建党工作开始了》
5911《明年度冬小麦增产竞赛开始了》
6912《上海市司法改革开始了》
7919《注意劳动保证加强安全生产》
8920《干部要加强学习理论》
9921《上海失业登记就要开始了》
10930《明天是我们的伟大的节日》

——摘编自朱清河等《建国初期党报城市政治动员功能的实践逻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建国初期的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第一个女火车班组、第一个女拖拉机队、第一批女航空人员、第一批女摩托车运动员、第一批女坦克车手、第一个轮船女驾驶员、第一个女推土机手等纷纷涌现,女司机以群体姿态出现,其形象成为现代媒体和文学艺术广泛宣传、大力塑造的对象。

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在观看了苏联电影《巾帼英雄》后,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当一个拖拉机手那是多么光荣。”第一个火车女司机田桂英偶然看到了苏联火车女司机的照片,燃起了她做新中国火车女司机的愿望。在苏联专家亲自培训与指导下,田桂英等从普通工厂女工成长为新中国第一批火车女司机。

他们的事迹被改编成电影。《女司机》《马兰花开》书写了来自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走出家庭,在社会主义交通工业建设中,克服体力、文化、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尤其是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性别偏见,一步步锻炼成为能够熟练地驾驭现代化大机器的女司机的故事。

国家不仅扶持与培养这些勇敢踏入男性垄断行业的妇女,而且给予她们很高的荣誉。田桂英、梁军等都被推举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安排到专门学校进一步学习深造,逐步成长为所在行业的领导干部。她们的事迹不仅被《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国妇女》《群众日报》等媒体做了专题报道,有的还进入教科书,画成连环画,拍成电影,印上了人民币。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5070年代女司机形象长廊里,最大的群体是女拖拉机手。驰骋在丰收大地上的女拖拉机手,在深层意义上接续传统性别观,潜在地满足人们对“女性气质”“女性特征”的理解与认知。

——改编自刘传霞《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形象的生成与多重文化意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女司机形象。(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5-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在江有生的笔下,波澜壮阔的具有史诗意义的行动,浓缩成一个极具代表性且真实、亲切的场景。期盼美好生活的老奶奶手中的尺子,和测绘队员手中的尺子在这里相遇了。这是一次真实的相遇,也是一次精心设计并不留设计痕迹的不期而遇。漫画《两把尺》在向读者传递精神、传递力量的同时,确立了作品本身的史诗级地位。

——摘编自肖承森《致敬筑梦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本记录社会变迁的“记账本”

下图是浙江绍兴农民宋双泉的“记账本”,记录了他家的农业生产情况。

记账本最早的记账时间标注为“民国三十七年”,账本中有“共还两石柒斗”“共还米五斗五升”等表述。

1949年,粮食亩产为“上田200斤、沙田160斤”,“应缴农业税谷130.22斤”,并按亩产量的30%还田租。

1950年,粮食亩产为“上田480斤、沙田350斤”,“还田租190斤,共缴农业税稻谷309斤”。

1951年的账本显示,粮食亩产为“上田480斤、沙田430斤”,有关缴税一项,记的是“正缴农业税稻谷481斤”,并有“交来捐献飞机大炮谷75斤”。

1952年至1953年,粮食亩产上田都是450斤、沙田都是400斤,农业税率“每百斤14斤”,每年缴农业税稻谷293斤。

1954年,上田亩产450斤、沙田亩产400斤,但农业税率提高到了“每百斤17斤”,另有附加税25斤,他共缴稻谷356斤。账本还提到,19541122日,宋双泉购买公债两万元。同年12月初,他入股信用合作社20500元;1227日,储蓄存款15万元(定期三个月)。

1956年,账本显示,宋双泉所在地区1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年10月,他家的牛车盘、水车、稻桶等农具,作价57.99元,转归合作社。同年,宋双泉家共赚工分1949.6分,按“每10164分”计,劳动报酬为320.45元;他家5口人,应得粮食为2114斤。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该农民的记账本是“一本记录社会变迁的‘记账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49-1952年工业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数据下的新中国

经济类型

总产值变化情况(单位:万元)

总产值公私比重变化情况(%)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国营经济

368293

625025

908029

1425838

34.2

44.5

44.9

52.8

合作社

4997

11196

20780

86299

0.5

0.8

1.0

3.2

公私合营

21952

41414

80605

136661

2.0

2.9

4.0

5.0

私营经济

682816

727826

1011836

1052611

63.3

51.8

50.1

39.0

合计

1078058

1405461

2021250

2701409

100

100

100

100

注: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为1955年币制改革以前币值。

——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商体制卷》

提取材料信息,以“工业数据变化与人民政府治国能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信息提取准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5-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21014日凌晨4点,天还没亮,上甘岭的平静突然被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给打破了。

“联合国军”集中了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的超强火力,对“三角形山”的志愿军阵地发起了极其恐怖的轰击。

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就承受了四万多发炮弹和上百枚炸弹的攻击!

这个火力强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人类的战争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猛烈的火力输出!

……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讲,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最终我们打赢了,“一仗打出五十年和平”,可谓是“立国之战”。

——赵皓阳《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2024-05-14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1年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在1951年春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城乡交流摆在第一位”。1951年10月5日,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天津举办,历时45天,成交总额达1.5亿元。本次物资交流大会设置了17个展览馆,会后广大群众对此反响良好。

大会展馆的介绍

类别展览馆备注
综合类物资交流服务馆、工商业改进馆、区际馆物资交流服务馆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展馆;展出的是合作社、交通、金融、邮政、税务、贸易等部门为城乡物资交流服务的政策和程序。展品包括华北地区滞销的产品,如柴胡、黄苓等。还展出了优良品种,如“金皇后”玉米。

农业类
棉花馆、粮食馆、经济作物馆、战胜灾害馆、农业生产资料馆、农业生产改进馆

工业类
棉织品馆、日用品馆、手工业馆、重工业馆
土特产类山干鲜货馆、药物馆、畜产馆、水产馆

群众代表的反响

山西棉农曲耀离参观展览会后不无感触地谈到:没想到不把棉花卖给国家,工厂就不能开工,工厂不开工,国家生产就要受到损失,这样下去,农民种的棉花也没有用,工农的生活都不能改善。更没想到棉花除织布织毯外,还有其他的用处。山西平顺合作模范郭丙福说:“我可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咱们赶上一惧好牲口,一天能耕四亩地,一个小拖拉机一天能耕一百二十亩到一百五十亩,顶三十惧牲口。”

——王巧鹏《国计民生:1950年代初华北城乡物资交流会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本次物资交流大会是如何促进城乡交流的。
2024-05-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从沿海开放的通商城市到内陆腹地的偏远农村,到处都有人从事手工制造,人民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日常用品都离不开手工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介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的中间经济带。这些相对于现代工业而言较为落后的传统手工业,在机器工业的打击和刺激下,日益脱离传统的既定轨道,在生产力、经营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向着现代化转型,其中一部分已经过渡到机器生产。但这一过程由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如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还远远没有完成。直到1949年,手工业仍然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

——摘编自彭南生《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画中的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以“《农民参观拖拉机》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