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农民侯永禄在他的《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中写道:“干部们争强好胜,一心想把路井乡高级农业社办成全县最好的社。转为高级社时比较容易,只要大家一句话:“愿意转,全部实行按劳动分红'就行了,性质就成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了。”其描述发生在
A.三大改造时期B.“三年经济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图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哪一行业的改造
A.农业B.畜牧业C.手工业D.资本主义工商业
2020-12-11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陶老三参加互助组                    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
A.参加人民公社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是张謇创办的大生企业的系统构图


材料二1954年,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公私合营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产值,已分别占整个非国营工业总产值的53%和33%。1955年下半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高潮,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迅速发展为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9.6%。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用定息方式,即按照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股额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共发10年。定息停付后,企业就完全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摘编自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大生企业的经营特点,并对张謇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及影响。
5 . 下图是《人民画报》1956年1月号(第一期)上文章《农业社的竞赛》的配图。该内容传递的信息是

A."大跃进” 运动已延伸到农业领域
B.为完成八大的主要任务而努力劳动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激发了建设热情
D.合作化生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020-11-1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0-10-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小高考历史判断题专项训练题
7 .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曾保持长期稳定,但近现代以来却变化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是一个极重要的关节。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的多锄多耕、精耕细作的经营模式得以奠定基础,并延续两千余年而顽强生存下来,支撑了整个中华文明得以持续独立地发展,而未像其他文明古国那样中断夭折。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俾民间多设公司,筹建股本,按股入利,扣民自便。官则任其保护,实力维持;绅则锐意经营,垂诸久远。庶几野无旷土,民歌乐利,物产日丰,税厘亦因之日旺,诚于国计民生两有裨益。……购买机器,精制茶叶,以利外国销市,自中外通商以来出口之货茶为大宗。照锡兰(今斯里兰卡)用机器烘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庶足以风行海外,挽回利权。

——摘编自《树艺公司集股章程》(1901年)

材料三   包产到户是改革后的发明创造,但包产到户在改革前就曾“三起三落”。第一次是在1956年秋天,即高级社刚刚普及,但尚未运转一个生产周期时就已经出现过;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也曾两次出现。改革前包产到户遭到扼杀,就是因为包产到户被认定为“单干”,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摘编自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卷四):改革风云》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并指出其对后世的主要影响。
(2)树艺公司是近代实业家沈云霜设立的农垦公司。据材料二分析,树艺公司与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有哪些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沈云需的理想在近代中国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集体”与“单干”交织的历程。
2020-10-1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有些人只看到办社必须有机械化,而没有看到可以先办社后机械化,只有农业增产了才能给工业提供物质基础,要破除没有农业机器就不能办社的迷信。毛泽东这一观点的落实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B.推广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
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展开D.加速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程
10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洋务派利用国内外暂时的和平环境这一有利时机,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工.此后,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在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区兴办了近代工业,即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材料二   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增值情况(单位:万元)


材料三   建国初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大力保护和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53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摘编自邱守群《中国共产党对荣氏家族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并归纳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该时期发展最快的两个工业部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