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基辛格在其著作《论中国》中写道:“对峙对双方都不利,这正是我们去北京的原因。尼克松急切盼望能够将美国人的视线从越南上面转移开来,毛泽东则决心迫使苏联在攻打中国之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中美双方都明白这次会谈事关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据此可知,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有
①美国急欲摆脱越战泥潭
②苏联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④美国彻底放弃敌对中国的政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其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是
A.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B.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3 . 1958年年底,毛泽东以为他已创造了无阶级社会,平等取得日常生活之必需品即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样就算得上共产主义。为完成材料中所说的“创造”,毛泽东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执行“一五计划”B.开展“大跃进”
C.大办人民公社D.进行“文化大革命”
2021-09-2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列属于我国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取得的成就的是
①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②自主研发了“两弹--星”
③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④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6-28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如图所示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通俗图解本。该图解本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6 . 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等英雄模范人物,形成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这表明
A.历史是由英雄模范人物创造与推动的
B.这一时期的探索符合国情且成效显著
C.中国的科技成就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D.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及其价值
2021-06-26更新 | 450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要全面考虑备战、备荒、为人民三个因素,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把西南和西北部分省区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战略大后方。”三线建设这项重大决策的意义是
A.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B.推动了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C.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D.对外开放从沿边深入到内陆
8 . 1964年开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工人、干部、资金、设备等大量涌向中西部地区,这一历史现象
①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   ②推动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
③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   ④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下图是1957年至196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柱状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总产值稳步提高B.产业结构呈现不平衡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获得成功D.经济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2021-06-26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66年至1977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和世界各主要国家、各方面建立外交关系的任务,标志着中国外交全面登上世界外交舞台。下列国家中不属于这一时期与我国建交的有
①日本②南斯拉夫③埃及④越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
2021-06-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段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