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59年10月,故事片《五朵金花》《青春之歌》、中苏合拍片《风从东方来》等18部电影在全国大城市举办新片展览。在短短24天里,观众就达1.2亿人次,电影界也将1959年誉为“难忘的一九五九”。这些影片的放映(     
A.凸显了工业建设的成就B.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新貌
C.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D.表明中苏两国关系日益紧密
2023-03-2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外交新局面,空白处应为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D.中苏关系正常化
3 . 下列《人民日报》中有关于“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道。据此可知它
A.客观表明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B.“一五”计划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C.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共产风盛行D.客观反映了当时我国存在的社会现象
2021-07-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57-1960年中国国民经济统计表,该表反映出
A.大跃进运动带来不良影响B.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一五计划推动工业化发展D.人民公社化运动成效体现
2021-07-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1961年开始,中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到1965年,全国共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大城市数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这种现象
A.终止了人民公社运动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加速“左”倾错误的发展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6 . 宣传中共“八大”路线的标语口号有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C.“放弃剥削,学好本领,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
2020-04-2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1970—197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以对外关系的改善为基础B.反映出牛产能力大幅提高
C.说明了发展经济成为中心D.反映出开放局面逐渐形成
2020-03-17更新 | 65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70年代外交关系的三次突破可以用此表述,突破一:艰难复常,扬眉吐气。突破二:跨洋握手,冰释前嫌。突破三:相逢一笑邻里往来。其中第一次突破指的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B.中美建交
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美关系解冻
9 .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2019-01-30更新 | 2895次组卷 | 6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5月)段考历史试题
10 .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        )
A.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
B.全面改善中美关系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