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除了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工农兵重大题材,还出现了如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宋璞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等一批揭示人物丰富情感世界的文学作品。这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B.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教育革命”在全国的展开
2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20世纪50至70年代,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3 .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 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下列对 新中国进行“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实施理解正确的是
A.得益于中苏建交的有力推动B.反映了新中国开始关注科技的投入
C.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D.主要目的是为加强新中国国防实力
4 .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走过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如图中《人民日报》报道的事件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C.促进中日关系走向了正常化D.掀开中美关系发展新篇章
5 .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1上海发表的《中美联会公据)标志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该公报
A.提高了新中国国的综合国力B.表明美国放弃亚洲霸权
C.使美国认可一个中国原则D.使中国突破了外交孤立
6 . 1964年,法国《世界报》指出,虽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威力不大,但它立即就成为中国在国内外特别是对不发达国家有力的政治和宣传武器。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A.危害了法国的国家利益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C.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D.推动了民族国家的独立
2021-02-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法国总统蓬皮杜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改变了世界形势。”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打破了西方国家核垄断B.世界军事信息化发展加快
C.中国科技开始引领世界发展D.人类社会迈进原子能时代
8 . 从1965年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49个增加到111个,其中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
A.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B.使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直接受益于中美两国建交D.说明中国外交开始走向成熟
9 . 推动如表所列事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事件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中日建交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第三世界力量的增强
2021-01-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说天文学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切入点,那么物理学就是近代科学的核心领域,而近代的各种力学理论和实验又是触发物理学革命的关键。参与这场物理学革命的大师们,从理论到实践,为近代科学奠定了一个全新的传统。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科学技术视为革命者完成自身历史使命的重要工具,在西方国家封锁禁运、苏联毁约的困境下,千方百计引进先进科技并促进自主研发,果断地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为中国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董志凯《毛泽东与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物理学革命的重大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