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治理海河大事记

1951年

新中国在海河流战兴建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

1957年

《海河流战规划》编制完成

1963年11月

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

1963-1980年

流域内各地均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经不懈治理,“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1980年4月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启了以流域为单元的科学治水历程

据表可知,根治海河水患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B.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
C.科学而缜密的治水策略D.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农村扫盲工作陆续展开,如山西省部分农民“春天下种分散学,夏天锄苗地头学,秋天放假自己学,冬天大搞基建工地学”。由此可见,扫盲工作的开展(     
A.改变了农业耕作方式B.发展了农村义务教育
C.适应了农村生产特点D.结合了农业技术推广
2022-12-01更新 | 1276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这说明中国
A.开始结束屈辱外交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注重睦邻友好关系D.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2022-02-23更新 | 110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4 . 20世纪60年代,中央以备战为指导思想,展开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先后把在沿海的一些工业企业向西部、西北部转移,新建项目也大多集中投放在西部地区,80年代以来,三线建设逐渐淡出了历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三线地区受到资源和交通的严重制约
B.中央对国际局势判断发生了重大改变
C.三线建设完成了平衡工业布局的使命
D.国家财政难以支撑巨额建设经费支出
5 . 如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美国、乙是苏联、丙是中国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C.甲是苏联、乙是中国、丙是美国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2021-12-09更新 | 669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厦门六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受到党和国家的褒扬。这反映了我国
A.弘扬艰苦奋斗精神B.提升劳动者的素质
C.推动教育事业发展D.打开中国外交局面
2021-09-06更新 | 348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7 . 1956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A.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
B.确立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1-02-05更新 | 34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
8 . 有学生整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的部分标志性成果。下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与图中位置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甲: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乙: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丙: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丁: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
2021-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毛泽东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该论述
A.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B.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C.正确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认为阶级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
2020-12-22更新 | 434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10 . 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田中声明到中日双方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D.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2020-11-09更新 | 72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