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2 . 下表反映出
A.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C.第三世界联合斗争成果显著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2020-02-02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1961年6月,毛泽东重提三个第一:农业第一,市场第一,出口第一。他说,过去陈云同志曾经讲过,现在看起来,这三个第一是不能推翻的,各个部门要去调查研究。在当时,符合上述设想的做法是
A.优先发展农业B.提高积累率
C.压缩基建投资D.减少对外援助
2020-02-02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195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至1970年,两国陆续进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成果,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这个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
A.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有所改变B.意识形态是阻碍中美交往的根源
C.中美两国存在保持接触的沟通途径D.中国周边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5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两次“蜜月”,靠的不是本身的“情谊”,而是敌手的推动。这些“敌手”分别是
A.英国日本
B.俄国法国
C.日本苏联
D.法国英国
6 . 1958年我国超发货币,导致民众持币待购现象严重,对此,中央采取部分商品“高价、敞开供应”的政策,并在许多城市开设高价饭馆。一时间,各地流传着“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食堂”的民谣,据统计,1962年开设的高价饭馆营业额达到4亿多元,上缴国家利润2.6亿元。据此推断这些措施(     )
A.助长了左倾浮夸的风气B.有助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C.导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D.解决了中央财政不足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2019-06-21更新 | 6062次组卷 | 8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学考班)试题
8 . 温州人朱永贵口述:“……大家心里都空前地被‘超英赶美’的宏伟目标刺激着,铁门栓、锄头、秤砣、秤钩,甚至连灶台上的铁罐都被敲下来,钢铁厂一下子到处是各式各样的铁器……”。该口述反映的历史事件
A.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C.积极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D.为工业化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9 . 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