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022-02-17更新 | 660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0届高三上学期各地模拟题汇编精练(一)
2 . 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田中声明到中日双方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D.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2020-11-09更新 | 71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同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一系列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中国这一外交新局面
A.缓和了同周边国家的矛盾B.为后来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C.使得中国成为世界性强国D.促进了国内政治形势的稳定
2020-07-03更新 | 445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
4 . “……深刻的反省。口口口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制的一部分。口口口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口口口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B.《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D.《中日联合声明》
2020-04-30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日本政府宣布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中国接受了日本的援助。时任日本外相的大来佐武郎坦承“500亿日元贷款的项目,如北京与秦皇岛之间的铁路现代化……都是为了把煤炭从内地运出来,从而带有为向日本供应煤炭铺平道路的内容”。材料可以说明
A.经济利益影响对外政策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经济严重依赖中国D.中日两国消弱了的隔阂
2020-01-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摘编自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解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来的油耗往来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解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
2019-01-30更新 | 1581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直接反应是
A.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B.对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道歉与赔偿
C.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
D.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8 . 近代以来,中日关系不仅关系到对方的兴衰存亡,也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始于16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2)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亚洲国际格局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的理解,并指出这一“不正常状态”结束的直接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仍在曲折发展的中日关系,谈谈你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