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这说明中国
A.开始结束屈辱外交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注重睦邻友好关系D.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2022-02-23更新 | 107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022-02-17更新 | 660次组卷 | 99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摘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躁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材料四 日本在7月初正式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安倍又开始了另一个重大行动,就是展开争取让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行动。日本共同社的报道称,日本将与有着相同目标的印度、巴西、德国加强合作。安倍将于近日访问巴西,他准备在与罗塞夫总统会谈中确认“希望一起实现入常,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安倍还将在9月1日举行的日印首脑会谈上展示团结一致,为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而倾注全力。

——摘选自高望《日本“入常”搞错了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举出日本侵华罪行两例。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直接原因和深远意义分别是什么?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争取“入常”的目的。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变化对当前我国开展外交活动有何启示?
2020-07-1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铁路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学考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封面

材料二 


日本向中国方面递交投降书

材料三:送别田中时,周恩来总理这样说:“我们和日本的交往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半个世纪的对立,二十多年的工作。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时代螺旋式地前进了。”

——邓在军《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并说明导致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3)根据材料二,说明其所述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意义。
(4)与材料三这段话相匹配的背景是什么?中日关系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0-04-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欧阳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可图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历.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二   



1972年毛泽东会见前来中国访问的尼克松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列举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主要暴行(三例)。促进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经过。
(3)材料二中,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取得了什么成果?简析香港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
2020-02-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外交时代:弱国有外交”:变局观取代夷夏观,海防外交取代塞防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外需和戎,内需变法”成为救国之策。……中国既蒙受了刻骨铭心的国耻,外交上也实现了重大转型。

——袁南生《从鞠躬到握手:中国千年外交的历史轨迹》


(1)分析中国由夷务外交向洋务外交转变的主要原因,晚清时期有哪些事件体现了其“外需和戎,内需变法”的?

材料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中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事件后,国民政府奉行联美制日政策,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在事变初期实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后,日本提出旨在全面控制中国的“广田三原则”,并积极策动华北事变。在这种形势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臧永祥《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探析》


(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改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毛泽东高屋建瓴地从乒乓外交和斯诺传话开始,逐步实现对美、日外交正常化的战略性转变。这是一个出乎当时国人预料的重大转变,如何统一全党与全国人民的认知,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对统一全党全国对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的看法实行了强有力的“核心领导”,稳妥有序地解决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较好地统一了全国意志,顺利实现了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

——以上材料摘编自石源华《应对重大外交问题需要统一国家意志》


(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对中美、中日关系做出的战略性转变,并概括党和国家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
(4)通过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说明外交政策的制定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7 . 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而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2019-09-07更新 | 198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南省醴陵一中、攸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自本声明公布之起,两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同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该声明的发表
①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
②打开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③推动了中日两国间经济技术交流
④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 . 1972年中美两国举行会谈。尼克松说:“是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来了”,“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中美两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会有益于世界。我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这次会谈的成果直接促进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C.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
D.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请回答:(1)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奉行怎样外交方针?
(2)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