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022-02-17更新 | 660次组卷 | 9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9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3 .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   1972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是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
2021-08-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宜丰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问答题精选
4 .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2021-06-30更新 | 12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口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口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B.《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D.《中日联合声明》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外交发展概况简表

时间发展概况
1949—1959年新中国提出了以“三大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内容的一系列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同32个欧亚非国家正式建交,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建交高潮。
1960—1968年外交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以及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60年代迎来了以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1969—1978年毛泽东提出了联美抗苏“一条线”战略,外交政策出现了大调整和大突破。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中美、中日关系先后实现了正常化。
1979—1989年邓小平将这一时期外交的指导思想归纳为“两个重要的转变”,“一个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一个是根据这个判断相应地调整对外政策。”中美关系总体平稳,中苏关系正常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建交国总数上升到137个。
1990—2002年坚定不移地“走出去”,继续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大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支持和援助发展中国家,推进以联合国为重点的国际组织的多边活动,参与创建并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外交进程。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160余个。
2003—2012年提出以“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为核心的外交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全面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高度重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2013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与时俱进,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更加丰富完整。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近180个。

——据齐鹏飞《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8 . “……深刻的反省。口口口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制的一部分。口口口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口口口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B.《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D.《中日联合声明》
2020-04-30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9 . “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美国威胁,我们和苏联结盟。后来针对苏联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在“一条线”战略时期,中国
A.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B.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改善了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D.形成了“求同存异”的新思维
10 . 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而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2019-09-07更新 | 198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