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在三线建设中,江西钢丝厂、连胜机械厂、江西锻压厂、江西立新机修厂、江西量具厂等61家企业大多分布在数十公里的大山中。党中央的这些战略决策(     
A.有助于提高当地的粮食生产水平B.消除了“左”倾错误带来社会混乱
C.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布局的改善D.使江西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1年,上海工业企业开展“比学赶帮”活动,活动的主旨逐渐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强调数量的多转变为强调质量第一。这一转变(     
A.促进了工业的有序发展B.遵循了七千人大会精神
C.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D.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2024-04-24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对美国迫害、监禁、扣留要求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进行了控诉,并选择了钱学森、汪良能等人的具体事例作为证据。因为美方认为钱学森对美国的国防安全构成了重大的潜在威胁,所以不肯放钱学森回国,也不愿意大规模地允许其他中国留学生回国。经过多年的外交博弈,双方在19559月最终达成《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就双方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的声明》。917日,被美国政府扣留长达5年的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才正式踏上了归途。

——摘编自荣正通、胡礼忠《中美日内瓦会谈与钱学森回国》

材料二   还有不到一星期,尼克松总统就要同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杯接着一杯地喝茶,对于他究竟为什么要来这里去做一番解释。今天,俄国成了头号帝国主义。同时,美国又陷入了一大堆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情况使得美帝国主义出于它自己的理由谋求在外交上对北京打开一个口子,中国人现在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了。

——摘编自英国《卫报》1972年2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政府阻止钱学森回中国大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4—1972年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一变动的背景因素。
2024-04-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这次会议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实现了由“照搬苏联”到“以苏为鉴”的转变,提出了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
C.“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D.成功出席了万隆会议
2024-04-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我国1956—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速表。该表反映了(       

               1956—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速表(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A.经济建设速度深受国际环境的影响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经济发展出现低谷是由于自然原因D.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呈现持续增长
2024-04-07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100多年间,中国的对外交往史是一段备受欺凌的历史,旧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从此,维护国家独立,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成为新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实现独立必须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断绝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遗产”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和执行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和“一边倒”的三大政策。根据上述政策,毛泽东访问了苏联,并于19502月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摘编自张清敏《当代中国外交》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共同的战略利益促使中美关系缓和,两国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中美建交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两国关系从此进入新阶段。两国关系正常化为两国进一步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同时,中美建交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关系的发展。但两国关系的基础是脆弱的,由于双方在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美国也没有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这也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并简述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务院决定:唐山铁道学院内迁至四川省峨眉县,后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大连医学院南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改名为遵义医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内迁长沙,改名长沙工业院,后为国防科大;北京矿业学院搬迁至四川,改名四川矿业学院。这一转移(     
A.旨在适应工厂技术人员迁移的需要B.主要基于当时国家安全形势的考量
C.推动了中西部地区文化知识的普及D.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8 . 经过三年多的奋战,到1963年年底,我国自主完成了对位于东北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的探明和建设工作,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结束了。1964年2月,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的春节座谈会上提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材料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B.顾全大局、乐于助人
C.坚定信念、勇于胜利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024-03-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9 . 1966年至1975年的三线建设时期,约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一半款项投到了“大三线”地区(指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这一举措(       
A.凸显国家战略安全建设意图
B.实现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D.为“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提供保障
10 . 1964年10月,美籍华人赵浩生教授兴高采烈地在国外的报纸上写道:中国的惊喜和自豪是无法形容的。在海外中国人的眼中,那菌状爆炸是中华民族的花朵。赵浩生教授的兴奋缘于(       
A.“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
B.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大跃进”提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