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北京在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经过多次商讨,北京奥申委于1992年6月确定并公布了申奥主题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     
A.积极地传播奥运精神B.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C.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D.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
2022-07-14更新 | 4324次组卷 | 4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从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已逐步扩大到包括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港口城市、3个三角地带、2个半岛、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个沿江城市、13个边境城市、52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13个保税区,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总格局。这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3 . 2001-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达50%左右。10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000亿美元。该现象主要得益于
A.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C.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D.国家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
2022-04-27更新 | 170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省更加重视边境贸易的发展。其中,黑龙江省优势产业为日用生活品及服装,发展该领域产业能够保留本省的有利产业;而俄国主要以原料和工业产品为主,与俄国进行边境贸易能推动黑龙江省工业领域的发展。由此可知,黑龙江省发展边境贸易
A.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与俄国进行互补
B.推动了经济交流,实现贸易全面国际化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竞争实力
D.实现了地区转型,推动对外开放的深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之后,海关工作停顿,外商拒绝关税。1854年,上海成立的英法美“关税管理委员会”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税的征收。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18614月英国人赫德正式担任总税务司。这样.外籍税务司逐渐成了各地海关的实际管理者,华精海关监督则完全被外籍税务司架空。辛亥革命前,海关税款的保管和支付,由中国政府委派的海关监督按清延户部的指示办理。但袁世凯为总理大臣的清政府竟不惜进一步出卖海关权。1912年英国为首的“债权国家银行”决定把海关汇交给汇丰、德华、道胜三家银行,由税务司按期通知拨付有关各国,关税税款的收支保管权的被攫取,标志着中国海关主权的完全丧失。

——摘编自寇钰晶《中国三个时期的关税政策与对外贸易》

材料二   1987年以来在完善国内立法的同时,我国海关还不断出台政策规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海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不断增强。由中国海关提出的“登机桥”“普洱茶”“三氧蔗糖”“油压或气压传动间”“新能源汽车”“微生物油脂”“集成电路检测设备”等(协调制度)修订建议被采纳。近年来,我国不仅实现多次降低服装、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药品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还积极推进和贸易伙伴之间的制度性合作建设,把签署自贸协定上升为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18个,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惠及42个国家。

——摘编自蔡岩红(70年从弱到强关税变迁见证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海关主权丧失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以来中国海关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6 . 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021-10-22更新 | 117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年国家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2008~2020)》中,深圳市被“允许在攻克改革难题上先行先试,率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深圳市也相应制订了《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三年实施方案”。我国深化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意在
A.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B.辐射东南亚引领全球化
C.发挥其探索和示范作用D.实现与港澳的经济对接
8 . 1981年的中国没有一部法典能避免那种绝大部分投入的资金由国家分配而不是由市场自由获得的经济体制的不确定性。可是,香港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却是最多的,而且其投资主要投向是广东省。这反映了中国当时
A.对外开放的进步性B.法治化建设的必要性
C.血缘文化认同的稳定性D.“引进来”政策的优越性
2021-03-09更新 | 334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内蒙古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表(单位:万美元)。据表中现象可推知
年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边境贸易进出口
总值占外贸的比重
198390011101.22%
1989433121206427.85%
19931202837720364.18%
19991607866640141.29%

A.沿边地区开放的步伐快于沿海地区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边境地区经济与内陆省份联系增强
D.对外开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020-11-25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内地20世纪80年代初期涌来的外资,以香港资金占最大比重,达百分之八十。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国际上没有良好的外交环境
B.新时期经济政策对港商吸引力大
C.中国内地经济薄弱不能吸引外资
D.香港的经济发达处于领先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