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某校高一(1)班组织了主题为“中国的对外开放”的探究活动,分小组对不同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活动进行探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组同学收集到有关宋朝海外贸易的资料:

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齐涛《中国告代经济史》

材料二   第二组同学收集到中西方对外航海的两则资料:

你应了解有关中国人的情况…他们什么时候前来马六甲或其他地方贸易?他们带来多少商品?

他们每年驶多少艘船?…他们在马六甲或其他任何国家是否设有商栈?他们是否是富有的商人?…他们是基督教还是异教徒?

——1508年葡萄牙国王给迪亚哥·洛佩斯的敕令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清·张廷玉《明史·宦官一郑和传》

材料三   第三组同学收集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资料:

十年实践,使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比较当时中国和西方对外航海活动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目的。
(4)请就本次探究活动,写出你可以补充的内容。(提示:可从史实、方法、认识等任一角度补充)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3—2008年中国三大需求的比重与贡献(单位:%)



注: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总需求的增加。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l982~2009年》等。
(1)上述表格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特点。试概括出其中的两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 .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设立蛇口工业区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从设立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到长江流域开放带形成;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等。据此可知,新时期中国
A.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B.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前进D.国家战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明朝皇帝下令“海禁”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材料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有了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这个最有分量的字眼。

——新华社社评《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提炼作者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禁”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背景。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
2020-04-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图例由浅入深,依次是很稀疏,稀疏,密集,很密集),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B.
C.D.
6 . 1979年7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行。到2011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43.9亿美元。下图为《1997-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据此可知,外商直接投资
A.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关系不大
B.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主要形式
C.变化情况与我国经济发展同步
D.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