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中,高度重视史料的征集和整理。经中共中央批准,19805月成立中央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在中央党史编审委员会领导下,负责编制党史资料   目录、组织撰写回忆录和交流党史资料   等工作。随后,各地成立了地方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领导当地党史资料   征集工作。此后,中央党史研究机构有所变化,党史资料   征集和整理工作一直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摘编自《中共档案文献征集》等

材料二   中央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成立后,会同有关各方征集、整理和出版了大量党史资料,如《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   丛书》,反映了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共一大”“秋收起义”“淮海战役”等。各地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也积极展开工作。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编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在天津早期传播》《战斗在天津的共产党人》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等

材料三   党史资料   的征集和整理,是一项严肃的、重要的工作。毛泽东同志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习近平同志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党史资料   的征集和整理,为梳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依据,有利于党史的宣传、学习和教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充分吸收和利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党史资料   和新的研究成果。

——摘自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220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归纳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工作所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党史资料征集和整理工作的成果及重要意义。
(3)从材料二中选择一个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此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2021-09-12更新 | 3004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十三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2022年4月27日)


(1)宣传画又名招贴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幅宣传画出现的主要时代背景。
(2)先进人物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请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一人物进行例证。
3 . 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年91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关于上述三个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下表为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摘自齐卫平,樊士博《中国共产党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人民日报》高频词汇的变化概括一个主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06更新 | 62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考前打靶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911月,在邓小平主持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小组成立。邓小平曾先后10多次召集起草小组开会,明确提出起草“历史决议”要突出三条:一是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二是实事求是分析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公正评价其中的功过是非;三是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总结,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1981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并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逐步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进行了概括,为中共把全党思想统一到邓小平设计的、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建设上来,为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摘编自于泽远《中共第三个历史问题决议》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中央制定并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2022-02-0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观对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也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期,以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为代表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问题,他认为:“全球史观就是载着读者登上月球,观察地球的全貌或‘一个整体’的世界。这个整体并非‘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而是专指那些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运动,人类历史上那些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事件及运动,从而把人们的视野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带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是人们更关注整个人类,而非局限于东方人或西方人。 ”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


(1)你同意哪一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请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抗日战争的影响。
(3)概括我国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的国内、国际背景,并从政治的角度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举措。
2021-09-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的进步。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330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进行有益探索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410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
8 . 图说历史:中国共产党许多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图1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概括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
(2)任取一幅图片,指出该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并做简要说明。
2021-02-0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依据大事年表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这个历史性的大转折,包括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的事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变动。“解放思想”和“民主”是这一政治变动的主题词。正由于有了这一重大的政治变动,才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中这句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十七大代表们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1)“解放思想”和“民主”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2)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重大转折”的表现。
(3)今天,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是什么。
2019-12-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