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在我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表是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表述。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请根据上表中所蕴含的有关“现代化”信息,整体性提取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 .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出访日本,旋访新加坡,邓小平对新加坡的经济制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在第二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第一,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1978年邓小平对新加坡的考察(     
A.为设立经济特区提供了借鉴B.引起国人对市场经济的普遍关注
C.为引进外资提供了政策支持D.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3 . “回望来路,风雨如磐。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重大历史决议,拨正了航船前进方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领导举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些起义大多数失败了。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材料二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材料三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材料四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上述材料均选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开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及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决策。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4 . 1978年9月,结束对朝鲜的访问后,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及河北、天津进行了一.次刻意安排又极其重要的调研活动。在长春时,他指出“世界天天发生变……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A.世界形势动荡多变B.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C.对外开放势在必行D.建立经济特区刻不容缓

5 . 材料

序号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概要
1921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党的奋斗目标和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1922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1935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决定“人民共和国”口号替代“工农共和国”。
1937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1945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促进革命取得胜利的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革命胜利后党在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
1956中共八大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表中提取三条或三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出序号,拟定论题,论据准确,逻辑清晰,阐述充分)
2022-03-1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说明中国(  )
A.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形成
B.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至全世界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
7 .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这一历史性决策始于(     
A.中共八大B.中共十ー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8 . 1978年,极具世界影响力的新闻周刊——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并用大量篇幅介绍邓小平,其文章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文章写道:“一位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指
A.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D.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开创邓小平时代 1978-1980

第7章                              1978

第8章   为自由设限1978-1979

第9章   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第10章   向日本开放 1978

第11章   向美国开放 1978-1979

第12章   重组领导班子 1979-1980

邓小平时代 1978-1989

第13章   邓小平的统制术

第14章   广东和福建的实验   1979-1984

第15章                                 1978-1982

第16章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步伐   1982-1989

第17章   台湾、香港以及西藏问题

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做准备

第19章   政治的潮起潮落

邓小平时代的挑战   1989-1992

第20章   北京:1989

第21章   稳住阵脚   1989-1992

第22章                      1992

——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的目录


(1)目录第1、15和22章标题不全,请结合所学知识,补齐这三个章节标题,并分别简要阐明这三个章节在改革开放进程的意义。
(2)该著被认为这一时期是“邓小平时代”,你认为有哪些理由?
10 . 习近平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昐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据此可知,改革开放
A.顺应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趋势B.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C.是综合考虑国情和国际形势的结果D.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