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两篇“雄文”都(     
A.成为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B.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直接助推了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4-05-11更新 | 56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票证供应制度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一项重要的消费分配制度,除人民币外,各类全国通用票证是当时唯一在全国流通的支付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票证供应制度大事记

时间大事
195311政务院颁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命令》,新中国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正式确立,规定粮食统一由居民凭借购粮证或户口簿在国营商店购粮。
19543城镇粮油统销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实行。
19549全国发行通用布票。
19558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四证三票制度”,即: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和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地方饲料票。
19559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的名义印制的1955年版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发行使用,同时印发油票。
19577商业部印发肉票,此外还对烟酒糖票、蛋票、豆制品票、糕点票以及各类副食进行计划供应。
1959发行各类日常工业品消费券。
1961凭票供应“放松”,人均供应量增加。
1962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日用工业品消费券,如火柴、肥皂、暖壶、脸盆等,此后逐步发放手表票、收音机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等。
19661976凭票供应的商品种类与范围拓宽。
1980各地相继开始取消糕点票。
1983121商业部宣布取消布票。
19851国家正式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
19881990国家先后取消烟酒票、肉票、蛋票及糖类等副食票。
1992各省市相继放开粮食价格。
199341国务院在《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正式宣告取消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的举措,“四证三票”随之全面取消。

——据高倩《凭票供应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953-1978)》、李崴《票证:家国巨变的方寸记忆》等整理

材料二   


——选自李三台《票证里的中国》

材料三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采用一个合适的时间尺度,对新中国票证供应制度的演变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分别说明划分依据。
(2)材料二、三对我们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有何帮助?
2024-02-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表述的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的重大影响。下列属于此次会议内容的是(     
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是一次全局性的、转折性的会议
A.作出了转移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决策
B.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 . 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到了“国家机构”前面,首次把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了宪法,承认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或缺。宪法的变化(     
A.推动了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B.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D.适应了新时期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
2024-02-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9年1月28日,《解放日报》恢复刊登商品广告,介绍戏剧服装和“人参补酒”。3月15日,《文汇报》刊登了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广告。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广告。这反映了当时(     
A.广告成为企业营销主要手段B.经济运行环境发生变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6 .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恢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恢复设立国家主席,首次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宪法,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等。该宪法(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B.满足了人民生活需求
C.保障了国家基层治理D.体现了市场经济要求
2024-01-3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78年2月,邓小平在听取四川省委负责人汇报工作时指出:“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农村政策、城市政策,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零碎地解决不行,要统一考虑。”这一论述(     
A.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B.直接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D.表明了对旧有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意向
2024-0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78年5—9月间,《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开滦煤矿按劳分配和黄埔港工人实行计件工资事迹,并陆续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马克思主义者怎样看待物质利益》。这些报道、文章有利于(     
A.促进所有制改革进程B.明确体制改革目标
C.促进民众思想解放D.树立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见证:百廿一中

从1903年到2023年,临沂一中纵跨两个世纪,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

【启程】

·1903年,沂州府于考棚成立沂州中学堂,临沂一中的历史由此开始。临沂一中的前辈们,与当时全国仅有的769所近代新式学堂一道,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发展】

·1928年,徐眉生担任校长后开始在校内发展共产党员,并于1931年成立了省立五中党支部——这成为了临沂一中“坚定跟党走”的光明起点。

·1934年,省立五中改名山东省立临沂中学。虽然由于后来抗战爆发,临沂中学师生被迫停止招生,但在党的领导下,艰难困苦中的师生从未停下教育救国的脚步。

·1937年,中共党员、国文教师段雪生和进步教师刘惜愚带领一部分师生历尽艰难去了延安,跟着党把近代教育的星火洒在了新中国的摇篮里。

·1947年,原省立临沂中学校长刘承攽和一部分撤往大后方的教职工才又返回临沂,在原五中校址上恢复了临沂中学,为沂蒙中等教育的重生做了大量工作。

·1950年,临沂专署决定在临沂城恢复中学教育。

·1985年,临沂一中在山东乃至全国率先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大力推行实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展望】

·2023年,临沂一中发展站在了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时代优秀学子。

——据《一首优美的沂蒙教育复兴“诗”》等


结合材料,以“一中·见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提出: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首次明确肯定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决定》的通过(     
A.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肯定了小岗村农民大包干的创举
C.传递了农村经济走向改革的信号D.强调了农业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2023-11-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