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近现代贸易格局的变化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是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五口通商以后的最初几年,广州仍然是对外贸易的最大中心。从对外贸易上占有最大份额的中英贸易看,在整个40年代,由广州输往英国的货值,仍居于五口的首位。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进入50年代以后,贸易重心之由广州北移上海,就更加引人注目了。曾经被西方商人幻想为“永远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广州,在五口通商之后不到10年的光阴,便已趋于衰落。

——摘编自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中共中央于1979715日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指出: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对加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1980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文件,正式将“出口特区”命名为“经济特区”,要求将深圳特区建成兼营工业、商业、农牧业、住宅、旅游等项事业的综合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确立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实施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前后广州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特区建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 . 海南“老爸茶”店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老爸茶”是西风东渐的舶来品,这种饮茶方式是琼籍华侨从东南亚带回海南的。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老爸茶店的前身——两式答店出现。海口吸引琼藉华侨回乡投资,从南洋各国归来的华侨带回资本的同时,也将他们在东南亚一带养成的饮签习惯带回海南。他们陆续在今海口的中山路、长堤路、得胜沙路等建起几条骑穆街,经营西式茶店。

改革开放前,西或茶店转为国营茶店。20世纪80年伐以来,个体经营茶店逐渐兴起,经营的品种更为丰富。

——摘编自李军《海南人爱喝的“老爸茶”,原来已有百余年历史》

(1)编写一幕发生在民国初年海南“老爸茶”店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海南“老爸茶”店的变化.说明海南“老爸茶”店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9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适当提高轻纺工业的投资比重。6月,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确定,适当增加轻纺工业所需贷款和原材料的进口。为响应国家政策调整,迎接新中国成立30周年,“全国轻工业新产品展销会”于1979年9月在北京开幕。从9月15日至10月15日正式展销的一个月里,参观人数累计达到80万人次。在展销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指导,各国驻华使馆和外宾等来展销会参观。这次展览会突破商业部门统购包销,工业部门尝试自销。展览厅设在农展馆的综合馆内,展出的“四新”(新产品、新品种、新花色、新包装装潢)产品,包括28大类,4000多个品种;销售的产品有3000多个品种。其中新产品就有49种,这是前所未有的。例如,常州市产的金狮牌自行车,既适合城市用,也适合农村用。“四新”产品中,虽然有一部分是高档的新兴家用电器,但大多数比较经济、实惠,价廉物美,适应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在展销会上,南京“钟山牌”九钻手表售价30元,很受欢迎。北京市一位小学教师说:“‘钟山牌’手表正合适,无论如何要买一只。”

——摘编自杨兴山《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展销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年全国轻工业新产品展销会开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展销会上“钟山牌”手表为何如此受欢迎。
2024-01-06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符跃鑫、陈影影等《19852010年中国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时空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并作简要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2023-05-10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0年以来,几乎每一次社会变革,政府几乎都查无例外地站出来反对。而改革开放以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大胆探索,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新政策出台总是要先在一些地区试点,如果效果不错,就继续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政府对变革中的支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当中既包括政策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指导,更包括对人民群众实践的肯定。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先农村后城市的道路。无独有偶,我国的社会转型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摘编自宋彩梅《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标语口号分析》


材料反映了学者关于我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认识,对此认识(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5年4月,戈尔巴乔夫谈到“加速发展战略”时说:“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的,不是市场,也不是自发力量,而首先应当是计划。同时,应当对计划工作采取新的态度,积极采用经济杠杆,为发挥劳动集体的主动性提供广阔天地。”苏共二十七大制定的1986 -1990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核心仍是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从1985年5月开始,戈尔巴乔夫在全国动员一切力量开展反酗酒斗争。不仅禁止伏特加酒,还关闭了啤酒馆,街道上甚至出现了反酗酒纠察队,以恐怖手段吓唬顾客。反酗酒斗争特别有成效,含酒精饮料的产量在1985 -1986年减少了差不多1/20但苏联失去了重要财源,“国民经济3年至少损失670亿,而精神上的损失则是无法估量的”。这一运动还破坏了酒业和葡萄种植业。
——摘编自《拯救苏联;苏联历史上的三次改革》
材料二 中国改革大事记
时间
主要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现“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1980年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年
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观点
1983年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
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5年
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年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1年
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苏改革的不同。
(3)从中苏改革的实践,谈谈你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考前高考模拟(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