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读下表。造成两个年份相关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978和1985年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统计表
(局部,编摘自《中国统计摘要2009》播种面积:万公顷,总产量:万吨)

年份
粮食油料棉花
播种面积总产量播种面积总产量播种面积总产量
197812058.730476.5622.2521.79486.6216.70
198510884.537910.81180.01578.42514.0414.67
A.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B.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为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状况表(单位:亿元)。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出口交货值直接出口值自营出口值
1995年623553941051
2001年959978554046
A.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对外贸易结构趋向于合理
2022-12-06更新 | 537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三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有哪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0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壮举推动农村发生革命性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带动广大小农户迈向农业现代化。粮食产量由6000多亿斤提高到1.2万亿斤,农民收入由130多元增长到1.4万多元,实际增长17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近40平方米。城镇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由70.5%下降到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摘编自韩长赋等《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

材料二   深圳1980年和2019年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照表

项目
时间
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02.710.181978元(1985年)
201922000942443156.25万元

(1)阅读材料一,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指出针对农村的“改革壮举”。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并简要分析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2020-12-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表格为1994年我国三种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的企业数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独资企业合股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数(万户)增加(%)企业数(万户)增加(%)企业数(万户)增加(%)
商业5.3399.61.863.87.3101.9
饮食业0.74102.00.1265.30.09125.3
服务业0.7673.20.2769.51.175.6
修理业0.3680.10.1249.40.05120.8
A.私营企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B.改革深化促进私营经济发展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形成D.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新兴模式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工业(手工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手工业者)是社会中的重要群体。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吴民生齿(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浮食(不事耕作而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引自《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中国一万工人以上各城市工人数工资及工时统计表】

地名工业工人总数平均每人每月工资(男工)平均每人每月工资(女工)平均每人每月工资(童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
青岛2642815001500100012
南京178771080——75010
杭州12627231113478598
宜兴12570135012009606
武进162191400115067510
无锡7068520001710105010
苏州588141600150090010
上海3129141528125087211
芜湖158351600126072012
汉口1699921950192045010
武昌239741800129384612
杭州161711350123351011
福州160321800120010
潮安105832750————12
顺德544491883187584010
佛山17855125060037510
广州239365106275060010

——引自《五十三个重要统计材料之编辑》(三九),《生存》,1931 年 3 月,二卷三期,101 页。

材料三   全会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引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报告》


(1)阅读材料一,概括明神宗时期苏州丝织业工场所呈现的状况;思考这段史料体现了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并指出此政策的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时期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列举中国工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为改变自己和国家的命运而斗争的史实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人是如何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②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推动工业发展,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哪些探索?
2022-01-0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大附中2022届高三12月月考暨首考模拟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2019-01-30更新 | 167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起始考历史试卷
8 . 下列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该表不能直接反映的是
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
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
出口商品总额181.2100.0620.9100.02492.1100.015777.5100.0
初级产品91.1150.3158.9125.6254.610.2817.25.2
工业制成品90.149.7461.874.42237.589.814962.294.8
机电产品13.97.7110.917.91053.142.39334.359.2
高新技术产品370.414.94924.13

A.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B.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大
C.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D.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的出口总额已超过国有企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